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邦证券]: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点评: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点评: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

机械设备2011-03-24德邦证券秋***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点评: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

2011年03月24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机械行业 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 点评报告 评级: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点评 相对股价表现 事项: 农业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目标将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个百分点,种植机械化水平每年持续提高4~5个百分点,水稻植保、烘干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到2015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超过85%,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点评: 自国家200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来,农业机械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全国综合农机化率达52%,2011年农业部的目标为54%。 与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相比,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依然较低,各个稻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水稻栽插机械化严重滞后,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薄弱环节,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表格 1全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不断提高 综合机械化率计算公式参照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方法:综合机械化率=0.4*耕种机械化率+0.3*播种机械化率+0.3*收割机械化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E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32.13 34.32 35.93 39.29 42.47 45.85 49% 52% 54% 耕种机械化率% 46.84 48.9 50.15 55.39 58.89 62.92 播种机械化率% 26.71 28.84 30.26 32.00 34.43 37.74 收割机械化率% 17.95 20.36 22.63 25.61 28.62 31.19 资料来源:德邦证券研究所,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 重点公司 EPS PE PB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2010E 2011E 2012E 2010E 2011E 2012E 2010E 2011E 2012E 000570.SZ 苏常柴A 0.20 0.23 0.25 45.20 41.35 38.04 2.70 2.60 2.50 000903.SZ 云内动力 0.45 0.51 0.84 36.02 31.78 19.30 2.24 2.15 1.98 相关研究 机械行业研究小组 联系人 蔡奕 8621-68761616-8563 caiyi@tebon.com.cn 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福山路500号城建国际中心26楼 http://www.tebon.com.cn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农业机械化将更加具备区域性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农田覆盖区域性质不同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分布不均。在本次农业部印发的《意见》稿中,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发展的方向,提出在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加大高速插秧机、水稻育秧成套设备的示范应用力度,提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装备及作业水平。在双季稻区,加快确立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的主导地位,引导水稻收获机械升级换代,提高丘陵山区和深泥脚田水稻机收水平。在西南稻区,推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在丘陵山地发展田耕整机、步进式插秧机以及中小型联合收割机,解决山地和小田块机械化的问题。在北方稻区,提高机械平整耕地水平,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农业区域化发展的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政府对农机化的扶持及投入仍会保持较快增速。我国于200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年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于农业机械购臵的投入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04年到2008年,中央财政投入年均复合增长达160%,地方财政投入年均复合增长达42.6%,累计补贴购臵各类农机具240万台(套)。2004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臵补贴与农民个人投入的比例为1:158.8。截至2008年底,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1:7.59。2010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达52%,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农业机械化潜力依然巨大。我们认为,在农业现代化和减小城乡差距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农机购臵的补贴在未来5年依然将保持高速增长。 表格 2 2004年到2008年中央财政投入与农机购置补贴的金额不断增长,年均增幅达160% 农机购置投入资金来源情况 单位:万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中央财政投入 7154.8 7208.6 6132.4 9911.2 31187.5 65680.5 196494.0 449637.7 增速 27% 1% -15% 62% 215% 111% 199% 129% 地方财政投入 26964.5 33926.6 52530.8 41605.5 98537.6 109597.3 142712.7 172071.9 增速 -8% 26% 55% -21% 137% 11% 30% 21% 单位和集体投入 33552.3 34753.8 38204.0 55145.8 31880.6 38262.5 42238.4 49522.9 增速 -43% 4% 10% 44% -42% 20% 10% 17% 农民个人投入 1917412.1 2150845.1 2165766.1 1573642.1 2732639.0 2954664.0 3464930.9 3411601.4 增速 17% 12% 1% -27% 74% 8% 17% -2% 其他投入 10250.9 10170.3 10467.7 6935.0 31935.0 26902.6 12075.9 6722.4 增速 4% -1% 3% -34% 360% -16% -55% -44%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德邦证券研究所 重点关注大中型农机成长机会,适当关注中小型农机在丘陵及小田块的应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投入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在中大型农机设备上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速在6%以上,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年均增长26%,小型拖拉机数量年均增长仅3.5%。但是,小型拖拉机市场增幅不大。从国家对农机购臵补贴的倾斜程度上看,国家优先补贴:一、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二是农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农机专业化组织);三是配套购臵机具的(购臵主机和与其匹配的作业机具);政策扶持向大中型农业机械倾斜。 从拖拉机的保有数量上看,我国小型拖拉机较多,大中型拖拉机较少。2009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仅352万台,而小型拖拉机则达到1751万台,其中大多数小型拖拉机质量差,技术含量低,耗油大。 表格 3 大中型拖拉机增速明显快于小型拖拉机增速,农用排灌设备增速较为缓慢 主要农业机械保有量情况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68398 72522 76590 82190 87496 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速 6.8% 6.0% 5.6% 7.3% 6.5% 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数量 台 1395981 1718247 2062731 2995214 3515757 大中型拖拉机增速 24.8% 23.1% 20.0% 45.2% 17.4% 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动力 万千瓦 4293 5245 6101 8186 9773 大中拖拉机动力增速 15.6% 22.2% 16.3% 34.2% 19.4% 农用小型拖拉机数量 台 15268916 15678995 16191147 17224101 17509031 小型拖拉机增速量 4.9% 2.7% 3.3% 6.4% 1.7% 农用小型拖拉机动力 万千瓦 14661 15229 15729 16648 16923 小型拖拉机动力增速 5.8% 3.9% 3.3% 5.8% 1.7% 农用排灌柴油机数量 台 8099100 8363525 8614952 8983851 9249167 排灌柴油机数量增速 4.2% 3.3% 3.0% 4.3% 3.0% 农用排灌柴油机动力 万千瓦 6033.97 6148.7537 6282.7654 6561.6936 6795.5 排灌柴油机动力增速 4.0% 1.9% 2.2% 4.4% 3.6% 渔用机动船数量 台 439604 492126 524848 0 - 渔用机动船动力 万千瓦 1376.11 1498.3023 1605.266 0 - 农作物播种面积 千公顷 155487.7 157020.6 153463.9 156265.7 158639.3 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速 1.3% 1.0% -2.3% 1.8% 1.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德邦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 图 1:2011年前两月农作物收获机械增速保持高速 农作物收获机械月度销售数量 单位:台 资料来源:Wind,德邦证券研究所 图 2:粮食加工机械去年增速不断上升 粮食加工机械月度销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