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信期货]:万达期货有色金属周报-铜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万达期货有色金属周报-铜

2010-12-13陈婧华信期货最***
万达期货有色金属周报-铜

2010-12-11 加息前高位运行,外强内弱格局延续 万达期货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万达期货有色金属周报-铜 加息前高位运行,外强内弱格局延续  市场对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解读为靴子落地,并且因其采用了比加息更温和的手段,周一的市场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加息已成市场普遍共识,随时可能来临。上月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加息接踵而至就是很好的例子。届时将令价格出现一定调整。  市场普遍预期或将迎来加息周期,但惯性的小幅调控,甚至小幅加息,即使频繁出台,仍将被市场解读为通胀无法抑制,因此铜作为机构投资者对抗通胀的硬资产获得青睐。同期上市的有现货支持的场内交易基金将吸引大量投机需求,并且锁定部分库存,减少市场流通,令价格继续创出历史新高,且波动更为剧烈。  工业增加值环比上升与月初公布的PMI回暖相吻合,用铜行业产量也出现明显增加。为达成年度产量目标,12月将是生产企业最后一个机会,预计开工率会继续回升,本月中下旬开始的备库行为也将提振市场信心。  明年春节过后的基本面较为明朗,但近一两个月仍有下行风险。加息之前市场可能仍将维持高位宽幅震荡,不排除外盘受现货供应短缺和流动性泛滥而继续创历史新高的可能,但国内受节能减排及流动性收缩的限制表现将较为平淡,外强内弱格局仍将延续。 作者: 陈婧 职位: 助理研究员 电话:86-10-59323298 邮件:heidi2001f@126.com 1 2010-12-11 加息前高位运行,外强内弱格局延续 万达期货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行情回顾 本周伦铜受ETF Securities周五上市交易铜ETP的消息推涨,连创历史新高。然而沪铜却饱受国内调控及需求淡季的压力,导致沪伦价差不断扩大,年底之前这种外强内弱格局将难以转变。伦铜周五晚受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振,最终收于9022美元/吨,离历史新高仅有一步之遥。沪铜收于67780元/吨,与前期高点70200元仍相距甚远。 图1:铜价过去一年走势 左轴:元/吨 右轴:美元/吨 数据来源:万达期货北京研究中心 调控难以抑制通胀 央行再一次提前发布了CPI大幅增长的信号。在宏观经济运行报告发布前,央行于周五晚上公布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一个月以来连续三次上调,调整后的结果为18.5%,创下1985年以来国内存款准备金率的新高。 此前统计局计划于12月13日(周一)发布11月份CPI的数据,但12月8日宣布提前至12月11日(周六)。这种手段与上月相似,皆是因通胀压力较大,为避免市场在消息公布后的大幅波动而做出的调整。此次重新实施,市场已经预期此次CPI数值将继续走高,但普遍预测还是5%以内。而周五央行突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实际暗示市场周六公布的通胀形势将更为严峻。果不其然,周六公布的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PPI同比上涨6.1%,。央行消息一出,甚至略微提前于公布时间,外盘市场就出现大幅上涨。市场对此解读为靴子落地,且采用了温和的手段,因未能立即加息,周一的市场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加息已成市场普遍共识,随时可能来临。上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加息接踵而至就是很好的例子。 2 2010-12-11 加息前高位运行,外强内弱格局延续 万达期货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表1:今年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对铜市的影响 调整后公布时间沪铜表现伦铜表现实施时间沪铜表现伦铜表现18.50%2010年12月10日//2010年12月20日//18%2010年11月19日-1.09%-0.13%2010年11月29日0.35%-0.47%17.50%2010年11月11日-4.96%-3.03%2010年11月16日-4.29%-5.30%17%2010年5月2日-3.12%-4.81%2010年5月10日-1.61%-1.12%16.50%2010年2月12日春节-2.25%2010年2月25日0.22%-0.04%16%2010年1月12日-3.07%-3.12%2010年1月18日1.23%1.07%今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对铜市的影响 数据来源:万达期货北京研究中心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明年的政策基调,将转向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市场普遍预期或将迎来加息周期。但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政府仍在保增长和抗通胀之间纠结,而惯性的小幅调整,甚至小幅加息,即使频繁出台,仍将被市场解读为通胀无法抑制,价格仍将上涨。而对铜而言,国内市场基本没有定价权,外盘上涨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并非国内调控政策可以打压下来。且不说国储暂时无法抛铜,即使抛储能增加国内现货市场的供应,价格也很难与外盘相差过大。因为国储铜的数量估测在50万吨左右,并非大到可以操纵市场,且铜为战略性物资,国储局不可能不留够储备量;同时国内的需求增长较为刚性,并且进口依存度高,铜的定价权掌握在外商手中,国内平抑价格的举措对出口国供需基本面影响较小,至多是抑制国内进口的投机需求,暂时令国外的出口量减少,并不能缓解全球的供应短缺,也无法抑制流动性泛滥造成的全球性通胀。 铜作为对抗通胀的硬资产获得青睐 本周五ETF Securities一支以18万吨LME现货注册仓单为依托的铜ETP上市交易。市场上也有消息称11月23日,摩根大通以15亿美元购买约17万吨左右的LME铜注册仓单。目前LME库存仅余34.8万吨左右,摩根此举一下锁定LME一半的库存,造成LME现货供应紧张,现货升水飙涨超过60美元/吨。随着ETP上市,现货升水回落至35美元/吨左右,但该类场内交易基金对限制现货铜的流通起到的作用可见一斑。而JP摩根和BLK均已提交分别约为6万和12万吨的铜ETF基金申请,未来可能还将有一些基金筹备上市,预计将锁定约为全球需求量2%左右的铜库存,使得明年本就供应短缺的全球铜市场更为紧张,吸引寻求硬资产对抗通胀的机构投资者,支撑铜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因基金的投机性,也将导致市场波动更为剧烈。 中国进口数据意外跳增提振市场人气 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11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为351,597吨,较10月的273,511吨上升28.5%;1-11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3,947,870吨,同比增长0.7%。中国2010 3 2010-12-11 加息前高位运行,外强内弱格局延续 万达期货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年11月废铜进口40万吨;1-11月,废铜进口393万吨,同比增长10.6%。 11月份未锻造铜及铜材和废铜进口量同比和环比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主要应归于同期基数过低。10月因有国庆长假,进口量通常比其他月份要少,而去年11月则是受到淡季及价差不利影响。但前1-11月累计进口同比仅增长0.7%,与去年基本持平。此前由于外强内弱格局延续,且国内处于需求淡季,市场普遍预计11月的进口量表现黯淡。进口数据意外增加后,早盘的跌幅收窄,直至最后收涨,反映市场对中国需求的信心增强。 图2 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增加 左轴:吨 右轴:% 图3 废铜进口量增加 左轴:吨 右轴:% 数据来源:万达期货北京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万达期货北京研究中心 图4 沪伦进口亏损扩大 Y轴:元/吨 图5 精废铜价差扩大 Y轴:元/吨 数据来源:万达期货北京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万达期货北京研究中心 废铜11月份的进口量接近其5年均值水平。进口量虽然增加,但相比2008年以前的进口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内废铜市场供应较为紧缺。然而废铜价格却迟迟未能跟随精铜上涨,价差逐渐扩大至8000-9000元/吨左右。通常能自由地在精废铜间转换生产的企业会在价差在3000元/吨以下的时候使用精铜替代废铜,而在5000元/吨以 4 2010-12-11 加息前高位运行,外强内弱格局延续 万达期货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上则主要使用废铜替代精铜。但目前废铜供应较为紧缺,可价差仍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是废铜需要再进行加工才能成为有效生产材料,而大部分企业受制于技术或资金条件而无法自由在精废铜之间转换生产线;第二是年底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之前,生产再生铜的能耗较高,开工率较低,因此废铜需求较弱。明年年初节能减排的限制放松后,废铜价格将出现补涨。 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中工业增加值环比上涨0.2%至13.3%,与月初公布的制造业PMI回暖的趋势相符,再次验证了PMI是当月工业增加值的良好同期指标。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主要用铜行业之一的汽车产量出现大幅增加,自8月以来,汽车产销一直较为火爆,远超历年同期水平,也为铜的消费需求提供支持。而从铜材产量的季节性指数来看,12月的产量还将比11月更高,因此本月中下旬为完成年度产量目标,下游生产将带动实际消费回暖。 图6:汽车产量大幅增加 左轴:万辆 数据来源:万达期货北京研究中心 小结与投资策略 市场对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解读为靴子落地,并且因其采用了比加息更温和的手段,周一的市场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加息已成市场普遍共识,随时可能来临。上月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加息接踵而至就是很好的例子。届时将令价格出现一定调整。 市场普遍预期或将迎来加息周期,但惯性的小幅调控,甚至小幅加息,即使频繁出台,仍将被市场解读为通胀无法抑制,因此铜作为机构投资者对抗通胀的硬资产获得青睐。同期上市的有现货支持的场内交易基金将吸引大量投机需求,并且锁定部分库存,减少市场流通,令价格继续创出历史新高,且波动更为剧烈。 工业增加值环比上升与月初公布的PMI回暖相吻合,用铜行业产量也出现明显增加。为达成年度产量目标,12月将是生产企业最后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