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邮证券]:中邮证券晨报内参(1):大势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中邮证券晨报内参(1):大势分析

2010-10-08中邮证券别***
中邮证券晨报内参(1):大势分析

内部交流信息 中邮证券研发部提供 中邮证券晨报内参( 1 ) ——大势分析 2010年10月8日 投资策略 ............................................................................................................................................... 2 节后积极寻求结构性机会 ..................................................................................................................................... 2 热钱流入升温新一轮价值重估 ............................................................................................................................. 2 投资要耐心 赚钱靠坚持 ....................................................................................................................................... 3 基金经理看市场 ................................................................................................................................... 4 博时基金:四季度关注行业轮动 ......................................................................................................................... 4 新华基金:有色带动市场人气 市场延续筑底过程 ............................................................................................ 5 大成基金:“靴子落地”地产股上涨 风险仍为政策压力 .................................................................................. 5 国泰基金:四季度政策放松预期回归理性 .......................................................................................................... 6 诺安基金:此次地产调控政策比4月政策更加严厉 .......................................................................................... 6 南方基金:关注调整充分的中盘蓝筹股.............................................................................................................. 7 光大保德信:中小盘基金是较佳定投标的 .......................................................................................................... 7 博时基金:关注人民币走向带来的投资机会 ...................................................................................................... 7 机构多空视野 ....................................................................................................................................... 8 节后大指数将带动上升行情 ................................................................................................................................. 8 学习王亚伟 从公开信息中抓住重组牛股 ............................................................................................................ 8 黄金白银齐涨 有色股又逢机遇 ........................................................................................................................... 9 内部交流信息 中邮证券研发部提供 投资策略 节后积极寻求结构性机会 由于投资者对后续宏观调控政策的顾虑,政策敏感性行业仍将拖累大盘走势,预计节后A股将延续反复震荡格局。消费行业与新兴产业的主导地位难以改变,投资者应积极把握中小盘股调整带来的逢低介入时机。 政策预期无法乐观 近日A股市场之所以持续低迷,长假即将来临应该是一方面因素,但更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投资者对政策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心。 此前市场曾对政策松动抱有一定预期,这主要是基于经济增速可能快速下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外部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小,中国经济也不存在明显下行压力。事实上,29日汇丰发布的中国9月制造业PMI指数创下5个月以来新高,显示出制造业温和好转的态势。 与此同时,通胀压力与房价泡沫已对中国经济前景构成严峻挑战。下半年以来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攀升,而在美元贬值的推动下,大宗商品价格普遍走强,CRB综合指数已创出近年新高,其构成的输入性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出于对货币购买力贬值的担忧,同时也由于投资途径的缺乏,大量过剩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此前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力正逐步降低,房价再度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似乎不断加大。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后续调控政策的忧虑自然无法消除。一旦管理层确认宏观经济无忧,而通胀及房价上涨压力超出底限,则加息、房产税等进一步调控政策很可能实施。 逢低把握结构性机会 今年以来大盘周期股与消费、新兴产业等热门板块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尽管热门板块估值偏高,且与大盘周期股的估值差异达到历史高点,但投资者对后者仍缺乏兴趣。我们认为,进入四季度后这一格局恐怕仍难以改变。房地产调控将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任务,而银行股的诸多利空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明朗,这意味着这些权重板块真正转强的可能性很小。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经济转型更是制约着周期性行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主流资金对传统性周期性行业敬而远之的态度很可能始终存在。 权重周期股未来可能作出的唯一贡献或许就是以其良好的估值优势,成为稳定市场重心的主要力量。大盘有望延续震荡格局,由于系统性风险有限,投资者可围绕消费提振、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城市化提速等主题寻找结构性机会。 短期而言,这些板块整体估值偏高,吸引力不足,特别是创业板、中小板等近期仍面临限售股解禁的沉重压力。但乐观地看,如果创业板解禁的利空预期能够带动中小盘股的估值明显回落,倒是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逢低介入时机。 热钱流入升温新一轮价值重估 从长期来看,以外汇占款扣除顺差和FDI后的中国热钱流入量与日本资本金融账户余额存在“此长彼消”的对应关系,即当中国热钱流入增多时,日本资本金融账户赤字增加;反之亦然。从短期来看,09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热钱流入量与日本资本金融账户开始初步进入“此长彼消”阶段,而今年以来这种关系完全确立。随着美、日、欧经济前景进一步恶化,加之相关国家的政策干预,热钱开始加速流入人民币资产。8月份外汇占款中不可解释部分的正增加和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攀升,印证了热钱加速流入的判断。 现在关心的是热钱流入之后的投资方向。需要指出的是,热钱流入初期并不足以引起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热钱主要起到风向标作用,即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寻找并布局被价值低估的资产,制造赚钱效应并引导其他资金流入,进而资产价格进入上升螺旋,最终实现价值重估。我们通过分析热钱与股市、楼市、债市以及大宗商品四类资产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股市对资金的吸引力最大,大宗商品次之,楼市和债市吸引力相对较弱。 上一轮股票牛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国经济增长强劲、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带来的制度红利 内部交流信息 中邮证券研发部提供 之外,最重要的是2005年7月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相当于在全球市场中人民币资产的价格管制部分取消,从而可以采取市场定价,人民币资产的低估引发了价值重估过程。由于股市具有众多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浓缩,因此,对股市价值的重估是人民币资产重估的直接、有效途径。热钱流入股市并不足以支撑一轮牛市,热钱的作用是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寻找低估的资产并制造赚钱效应,引导股价进入上升螺旋,最终实现股市价值重估。 2010年6月,人民币再次与美元脱钩。此次汇改,股市价值重估的环境与上一次不同,不利因素是实体经济面临转型从而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制度红利消失,有利因素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从而强化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综合考虑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我们认为,与上一轮相比本轮股市价值重估过程将会显得漫长,并且会出现反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顺利转型以及发达经济体走出困境的时点。 再进一步,在整个价值重估过程中,哪些行业受益最大?在上一轮价值重估过程中,表现出色的主要是直接受益于房地产发展的行业,如有色金属、建筑建材、机械设备和交运设备等,而房地产正是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回顾过去二十年,从三大需求角度可以发现,上世纪90年代外贸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出口为中国企业赚得了第一桶金;刚刚过去十年,以房地产、基建为代表的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同时内需也得到了初步培养(表现为商业贸易行业涨幅第二);下一个十年中,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现有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和原有农村消费模式改变的推动下,消费有望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一逻辑下,我们认为,未来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逐步让位于包括商业贸易、农林牧渔、餐饮旅游、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信息服务等在内的泛消费行业。因此,下一轮股市价值重估过程中,表现最出色的也将在上述行业中产生。 受益于国际资金流动,大宗商品价格将会不断上涨。不过,本轮大宗商品上涨有别于上一轮,本轮的特殊性在于发达经济体复苏困难重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因此,各国经济恢复进程特别是制造业恢复进程始终影响着工业原料和能源上涨的空间;而受全球自然灾害影响,资金不断涌入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 对于楼市和债市,我们认为,自4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