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大学]:CPI、PPI_点评报告:食品价格上涨拉高CPI增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CPI、PPI_点评报告:食品价格上涨拉高CPI增速

2019-10-15北京大学张***
CPI、PPI_点评报告:食品价格上涨拉高CPI增速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食品价格上涨拉高CPI增速 ——蔡含篇 CPI、PPI点评报告 A0109-20191015 2019年9月 CPI同比% PPI同比% 统计局 3.0 -1.2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 2.9 -1.5 wind市场预测均值 2.8 -1.3 2018年均值 2.1 3.5 要点 ● CPI:食品、非食品价格增速剪刀差继续扩大。 ● PPI:总需求收缩程度大于总供给收缩程度,PPI增速继续下滑。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组长:苏剑 副组长:戚自科 课题组成员: 蔡含篇 康 健 纪 尧 邵宇佳 许琴芳 翟乃森 联系人: 蔡含篇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扫描二维码或发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阅读本中心报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2019年9月份,CPI同比增长3.0%,较8月份上涨0.2个百分点;PPI同比增长-1.2%,较8月份下滑0.4个百分点,CPI、PPI走势继续相悖。虽然当前部分消费品价格出现了显著的上涨,但整体来看,当前物价走势仍在预期范围内波动。 图1:CPI、PPI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CPI:食品、非食品价格增速剪刀差继续扩大 9月份,CPI同比增长3.0%,较8月份上涨0.2个百分点,这主要来自于食品价格增速大幅上涨的贡献。9月份,食品价格增速继续上涨,非食品价格增速继续下滑,食品、非食品价格增速走势进一步分化。其中,9月食品价格同比增长11.2%,较8月份上涨1.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长1.0%,较8月份下滑0.1个百分点。 非食品方面,与8月份类似,非食品价格增速几乎是普遍下滑。与8月份相比,9月居住、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增速分别下滑0.3、0.6、0.4个百分点;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增速则均下滑0.1个百分点。 食品方面,水果、蔬菜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价格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肉、蛋、水产品价格同比增速则继续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涨幅最为显著。9月份,猪肉价格同比增长69.3%,较8月份上涨22.6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增长1.65%左右。 当前快速上涨的食品价格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官方对其解释可归结为三点:其一,受供应偏紧影响,猪肉价格上涨;其二,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天气的转凉,居民对肉、蛋、禽等食品的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了其价格的上涨;其三,作为猪肉的替代品,牛、羊、蛋、水产品的价格会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而上涨。我们认为,当前持续下滑的非食品价格增速也是-8-6-4-202468100.711.31.61.92.22.52.83.12014-092014-122015-032015-062015-092015-122016-032016-062016-092016-122017-032017-062017-092017-122018-032018-062018-092018-122019-032019-062019-09CPI:当月同比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右)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需要关注的。自2018年10月份以来,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就开始进入下行区间(如图2)。非食品价格增速的持续下滑,间接反映了总需求的下滑。 图2:CPI中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PPI:需求收缩,PPI增速继续下滑 9月份,PPI同比下滑1.2%,较8月份下滑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增速下滑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增速上涨0.4个百分点。从本月数据来看,当前工业品价格走势相对平稳,并未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受调结构、去产能的影响,当前工业品的总供给,仍处于收缩状态,抑制了工业品价格增速的下行。但当前PPI增速持续下滑,从总供求关系来看,这反映出工业品总需求的收缩程度大于供给的收缩程度。间接地佐证了总需求的下滑,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 0.700.901.101.301.501.701.902.102.302.502.702016-022016-042016-062016-082016-102016-122017-022017-042017-062017-082017-102017-122018-022018-042018-062018-082018-102018-122019-022019-042019-062019-08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