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热点专题周刊:关注“海外科技驱动+国产化替代浪潮”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热点专题周刊:关注“海外科技驱动+国产化替代浪潮”

2014-06-03安信证券北***
热点专题周刊:关注“海外科技驱动+国产化替代浪潮”

热点专题周刊 1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第043期 A股市场(研究中心&内部学习资料) 关注“海外科技驱动+国产化替代浪潮” 摘要 1、多家印刷电路板公司订单充裕 被称为“电子地皮”的印刷电路板(PCB)行业经历了近三年低潮后在今年迎来了开门红。PCB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今年一季度均给出了靓丽的报表。PCB行业相关标的:生益科技、超华科技和兴森科技。 2、碳纳米管助力可穿戴技术突破瓶颈 最新消息称,在美国科技新闻网站Recode举办的第一次“Code大会”上,英特尔CEO科再奇等高管对外发布了一款可以检测身体健康状况的T恤,可穿戴电子产品将掀起下一个新科技浪潮。相关标的:欣旺达、德赛电池、丹邦科技、得润电子、苏州固锝、水晶光电、长江通信和北京君正。 3、IT巨头青睐“无人化驾驶”概念 科技巨头谷歌27日发布新款无人驾驶汽车,并计划短期内生产最多200辆。目前除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外,包括谷歌、英特尔和高通等IT巨头也在寻求进军无人驾驶领域,打造“智能汽车”概念。A股中无人化驾驶概念相关标的:天泽信息和太极股份。 4、宝马出手布局中国电动车基建 据路透社28日报道,宝马将开始于今年9月向中国提供进口电动汽车。宝马高层表示,根据电动汽车i3的预定订单,预计中国在5年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车消费市场。A股中电动车概念相关概念股:均胜电子、隆鑫通用、江淮汽车、杉杉股份和阳光电源。 5、IBM服务器遭弃用传闻发酵 国产厂商欲强势接手 近两日,IBM服务器可能被我国银行业弃用的传闻不断发酵。与此同时,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产服务器厂商则强势入局,以代号为“I2I”(IBM to Inspur)的巡展活动,掀起市场争夺战。A股国产服务器公司:浪潮信息和华胜天成。 6、“去IOE”吹响“集结号” 国产替代大潮涌起 阿里巴巴和浪潮信息等国内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去IOE”(在IT建设过程中,去除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及EMC存储设备)的运动,即大型企业IT底层建设国产化的革命。相关标的:浪潮信息、国民技术、湘邮科技等。 7、芯片国产化成信息安全根基 集成电路设备或迎发展契机 国家集成电路扶持细则即将出台,芯片安全作为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的根基,有望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投入和支持。相关标的:中国软件、浪潮信息、大唐电信、晶方科技和光迅科技。 1 1. 多家印刷电路板公司订单充裕 被称为“电子地皮”的印刷电路板(PCB)行业经历了近三年低潮后,在今年迎来了开门红。受益于国内4G和汽车电子等市场需求的推动,PCB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今年一季度均给出了靓丽的报表。另外,今年欧美两大消费市场重新打开了消费与采购的大门,有效拉升了市场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作为核心零组件的PCB也是直接受益。 PCB产业链订单充裕 “最近电子料缺货多!”广州一家电子元器件贸易公司老板抱怨,由于4G的应用推动手机更新换代,电子元器件工厂的产能都向手机器件倾斜,导致另外一些元器件行业的小单在工厂要排期很久。 作为国内最大的覆铜板生产商,生益科技已将部分产能用于供应给4G基站。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提高约10%,有些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且由于成本铜箔的下降,覆铜板价格也有所下降,毛利率回升。 生益科技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31.9%;毛利率17.2%,同比增长了两个百分点。 覆铜板是以环氧树脂等为融合剂将玻纤布和铜箔压合在一起的产物,是PCB的直接原材料。从PCB产业链各个环节看,PCB上游的覆铜板具有高集中度,而PCB的集中度较低,因而具有更高的弹性。 从超声电子了解到,作为国内PCB板主要供应商,超声电子一季度订单饱满,产能供不应求,二季度或延续供货紧张的局面。 超声电子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716.6万元,同比增长107%。半年报业绩预增盈利6759.30 万元至9012.40 万元,同比增长50% 至100%。 受益于4G和军品业务放量,PCB年产值达12亿元的兴森科技2014年一季度也实现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净利润2564万元,同比增长26%,拐点趋势明晰。 从上游的情况来看,宏昌电子的环氧树脂产品有六成是供应给电子行业,其中阴燃型环氧树脂主要是供应给覆铜板生产商,近几年来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董秘黄兴安介绍,由于4G产品对品质要求较高,公司的高端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占比有所提升。同时,今年以来公司接受生益科技的订单量也有较大增长。 根据台湾工研院一季度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两岸台商PCB产业的产值将会成长2.66%,换算产值规模将上新台币5330亿元,打破过去三年来均只能维持约1%左右的低成长态势。PCB的回暖也传导至上游的设备供应商。4月10日,台湾PCB设备龙头志胜发布3月及一季度营收数据,其中3月营收3.68亿新台币,同比增 2 长37.7%,一季度营收8.56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41.3%。一季度以来,台湾PCB设备厂志圣、扬博、大量、牧德等业者均对2014年展现出乐观看法。 两大驱动引擎 “4G,快跑。”自去年底4G牌照发放以来,中国移动抢先布局,联通和电信在今年也将逐步加大步伐。4G时代的到来,不但将拉动设备投资,也会推动配套的终端更新换代。 本轮4G的订单随着2013岁末4G牌照的落地已经开始释放。虽然本轮移动、联通、电信三巨头的步调没有2009年3G一致,但从目前情况看,中兴和华为面对移动的大单仍然很积极,毕竟在4G方面从下游供应商的选择到产品线的建设还需要一轮铺货周期。 “我们认为二季度以后,随着联通的招标开始落地,以及中兴和华为将其供应体系逐步理顺,订单将向上游的覆铜板领域集中传导。”该人士称。 超声电子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4G手机订单很多,我们的PCB产品供不应求。”随着4G网络的推进,移动终端手机进入一个换机潮,现在许多终端厂商都在积极备货4G手机,抢占未来市场。 5月17日,工信部、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发文实施“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FDD牌照也有望于近期发放,从而从固网和FDD两个方面继续拉动本轮强投资周期。本轮强周期将在二季度迎来高峰,并且三季度景气有望延续。 除了4G业务发展较快外,汽车电子化趋势也带动PCB行业的景气度提升。汽车轻量化、小型化、智能化和电动化是未来发展大趋势,美国、欧洲等国家通过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强制法规,消费电子的兴起将促使消费者对汽车的通讯娱乐功能的要求逐步增高。据德勤测算,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规模将达到2348亿美元,2012至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8%。 2014年是汽车电子大年,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逐步推广,汽车电子市场将进一步爆发。PCB作为电子行业的基础元器件,其需求也将大大提高。 据悉,超声电子已经切入全球最大汽车电子供应商博世供应链,并于近期陆续切入马瑞利、海拉、哈曼贝克等国际一流汽车电子供应链,供应宝马、奔驰、保时捷、奥迪、菲亚特等多家国际一流汽车品牌,涵盖中控系统、电源管理系统、汽车音响等关键核心部件。2013年,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的销售占到PCB业务30%以上,毛利率接近40%。 行业集中度上升 对于PCB行业而言,行业集中度并不高。数据显示,国内PCB生产企业约有600家,加上设备和材料厂商共约有1200多家,呈现高度分散的竞争格局。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尚未出现影响较大的企业。国内PCB行业集中度一直不高的原因是:国内PCB企业生产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壁垒低,想切入国际代工或品牌厂商供应 3 链较难;各地方政府纷纷支持投资兴建市场需求大、见效快的PCB产业,导致PCB产业竞争激烈,产能相对过剩。 “PCB行业的特点正在发生变化,未来集中度将向国外同行靠拢,逐渐淘汰竞争力不足中小企业,大者更大。”广证恒生高级分析师肖超表示,PCB行业未来的增长点在于FPC、HDI等高端产品,PCB小厂在技术上难以达到标准,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市场逐渐会被大企业蚕食而被淘汰或被并购整合。另外,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要求也会促使PCB行业集中度提高,PCB是一个存在污染的行业,而小型PCB厂在治污上投资有限,遭遇政府管制、发展受限。 目前PCB行业上市公司也在发挥平台整合的作用,在行业内积极兼并收购。超华科技自2009年上市以来,相继收购了广州三祥、梅州泰华、惠州合正三家公司,公司自2009年以来收入保持47%的复合增长,2013年营业收入9.3亿,随着惠州合正的整合,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突破10亿以上。今年5月23日,中京电子则抛出了以现金和发行股份收购湖南省方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草案,正式切入挠性印制电路板(FPC)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表示,未来双方的整合可以有效扩张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实现产品的规模优势。 未来PCB行业兼并重组或成为常态,随着这个行业门槛的提高,很多中小企业会慢慢退出或者让大企业收购,行业集中度会逐渐提高。 PCB行业相关标的重点关注生益科技、超华科技和兴森科技。 生益科技:业绩超越预期,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72.5%,超过市场预期(53%)。目前客户群以中资、港资及欧美资本PCB 为主,目前正在拓展在台资、韩资、日资等PCB 客户中市占率。公司与挠性板龙头厂商新日铁建立紧密合作,且成立台湾公司从PCB 和终端多个角度深入台资市场,拓展工作已初见成效。尽管2013 年消费电子终端产品价格下降50%以上,公司坚持做大做强覆铜板产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超华科技:提效增速,强化内生增长力。惠州合正整合持续推进,正外部性或将释放。面对偏低的行业景气度,以及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积极调整管理框架、加强协同,提效增速,坚持“纵向一体化”战略,深挖产业链价值。公司形成了涵盖电子铜箔、专用木浆纸、CCL、PCB 的完整产业链,为公司参与行业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持。 兴森科技:宜兴项目拐点已现,下游需求推动公司高增长。公司主要业务为样板小批量全球龙头,并且拥有较强的CAD设计能力和SMT产线能力,与下游通信、安防、军工、工控客户深度定制合作,具备一站式解决能力,多品种小批次的品质管理能力优秀。国内IC载板替代需求将在今年释放,公司将切入国内通信厂商,进而打开国际市场,在目前台日韩三足鼎立格局下分得一杯羹。 表1:PCB行业相关股票的盈利与估值 公司代码 公司简称 EPS(元/股) PE 净利润增速(%) 4 2012年 2013E 2014E 2012年 2013E 2014E 2012年 2013E 2014E 600183 生益科技 0.23 0.35 0.35 23.81 15.59 15.52 -28.19 52.76 -11.09 002288 超华科技 0.14 - 0.14 92.48 - 73.07 30.96 - 18.99 002436 兴森科技 0.67 0.50 0.78 35.57 47.69 30.30 13.99 -22.73 55.26 数据来源:Wind资讯,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中国证券报) 2. 碳纳米管助力可穿戴技术突破瓶颈 最新消息称,在美国科技新闻网站Recode举办的第一次“Code大会”上,英特尔CEO科再奇等高管对外发布了一款可以检测身体健康状况的T恤,年内即将上市。从新版谷歌眼镜发布、苹果iWatch智能腕表和英特尔智能T恤即将上市等迹象来看,可穿戴电子产品将掀起下一个新科技浪潮。此外,为了解决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电力供应问题,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制备出基于碳纳米管(CNT)的纤维状全锂离子电池,其可被灵活地编织成具有高性能的柔性能源纺织品。在可穿戴新品密集发布、电池瓶颈得到突破的背景下,A股市场碳纳米管概念以及智能穿戴概念有望再掀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