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爱建证券]:量化策略研究之二:六根K线击败市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量化策略研究之二:六根K线击败市场

2016-07-07朱志勇爱建证券为***
量化策略研究之二:六根K线击败市场

量化策略研究之二 1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金融工程 证券研究报告 量化投资策略报告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研究所 六根K线击败市场 分析师:朱志勇 TEL:021-32229888-25509 E-mail:zhuzhiyong@ajzq.com 执业编号:S0820510120001 联系人:汤文靖 TEL:021-32229888-25515 E-mail:tangwenjing@ajzq.com 执业编号:S0820115050006 一个单独的激浪也许很快平息,然而潮流却永远不会停止。 当我们远观大海时,觉得风平浪静;当我们靠近海边时,就会感到波涛汹涌;而当我们置身海上时,就感到随时会被大海吞没的恐惧。适当远离金融市场的喧嚣,能让自己变得更客观和理性。 2 目录 前言 (一),放弃预测................................................3 (二),接受趋势................................................3 (三),现有公开策略的一致性特点和缺陷是什么?..................5 正文:六根K线击败市场......................................6 (一),原始策略开发............................................6 1.1 初始策略开发...............................................10 1.2 为什么是趋势策略?.........................................10 1.3 为什么选择6根K线?.......................................10 1.4 趋势是否会过时?...........................................10 (二) 策略检验方式概述........................................11 2.1 普遍适应能力检验...........................................11 2.2 结果统计优化检验...........................................11 2.3 策略向前预测检验...........................................11 (三),原始策略展示...........................................12 3.1 股指期货1分钟.............................................12 3.2 股指期货1,2,3,4...14,15分钟、1小时线以及日线上的表现.........13 3.3 所有大宗商品期货合约上的表现...............................15 3.4 沪深300、中证500中800只股票投资组合表现..................17 (四),策略检验、其他运用.....................................25 4.1 基于遗传算法的移动取样优化方案为策略增加了自适应能力.......25 4.2 增加同方向不同位置入场的第二手单子的效率比较...............28 4.3 计算过程中对标的物增加幂函数指数值.........................30 4.4 增强策略确定性方案以及过滤.................................36 4.5 运用于ALPHA选股、FOF(基金中基金)选取.......................38 4.6 震荡策略的生存空间.........................................40 4.7 全自动交易模拟盘展示.......................................41 总结..........................................................43 附言..........................................................43 量化策略之三:期权.............................................45 3 前言 人性就像地球引力一样,捉住你,不让你交易的梦想起飞。 (一),放弃预测 打开各类财经论坛,每天都能看到成百上千的财经评论员在预测股市的涨跌,他们的预测难道都是正确的?难道我们自己就无法预测?难道只有具备扎实金融学知识或者了解公司、了解商品的人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而广大拿着真金白金杀入市场的其他人士就注定要成为牺牲者?经济学研究人员曾经试着对几十年后的市场走势进行预测,结果是否是屡次失败? 这个市场存在了上百年,各种各样的人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讲述着各种各样的逻辑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预测。牛顿也曾经加入到这个令人着迷的市场中去预测股价,最后在输掉了十年的薪水后得到的结论竟是:“我可以预测天体的运动,却无法预测人心”。 大部分人认为,成功的交易者都需要在一间大公司里,有着专家硕博团队为其做研究。然而为什么我们却经常能见到一群操盘手,尤其是后来大量涌现的量化交易者,他们对公司行业、大宗商品、地缘政治一无所知,却能在正确的时机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并在随之而来的行情中赚取高额利润。他们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看似毫无关系的市场,他们之间是否具有共同特性?大部分投资者都不喜欢波动和变动,为什么有的人却说“不断变化的市场才是财富的来源”?究竟是什么捉住了我们,让我们交易的梦想无法起飞? 认真的审视后发现,其实自己的确不如大多数的研究者们,他们每天跑到上市公司收集资料、精心总结,无论结果如何我认为自己都不可能比他们更了解上市公司。再加上多年以来我对自己大多数预测都做过总结,得到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既然预测帮助不了我们,那就放弃预测。 (二),接受趋势 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没有其他人的买入,我们永远不可能在通过持有多头的头寸中赚到哪怕一分钱,但是为什么会有人买入?股价涨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所推动的?答案就是人性,人性才是供求关系背后的一切。 就是因为人性的存在使得供求关系总是难以均衡,永远的均衡是不存在的,失衡反而才是真正的常态。当平静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平衡就会被打破。因此,世上没有不突破的形态,突破和趋势才是人性之上最有意义的东西,才 4 是真正的永恒。如果你对此带有疑问,请往下看。 有人说:“趋势策略早就已经不行了”。然而,趋势策略并没有被淘汰,就算彻底公开的策略也是如此。你可能会很希望知道,MACD公开了那么久究竟有没有被彻底淘汰?但是一旦策略的大致逻辑公开并遭到使用,策略在短时间周期上的有效性就会开始变得模糊,如MACD策略。事实上MACD策略在短时间周期上已经再也经不起市场的考验,而我所谓的策略有效性变的模糊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跑输市场,只是在加快了交易频率后策略再也经不起额外费用的考验,包括手续费、滑点等其他费用。 我以股指期货为例展示一下MACD(12,26,9)趋势跟踪策略(金叉做多,死叉做空,金死叉形成后下一根K线的开盘价买入)在不同时间周期上的总体表现,下面这几张图从左到右依次是MACD用于股指1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1小时以及日K线上的表现:(手续费为万分之0.3,略比原交易所的万0.25高了一点点,也许还不够高,但是在时间周期提高后,其影响力也会迅速下降) 图1,MACD作用于不同周期IF期指上的权益图: 数据来源: 爱建证券研究所 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当MACD使用在越短时间周期上的表现越差。其实MACD在不加手续费的情况下,在1分钟K线上也并没有表现的如此之差,但其杂乱的收益曲线依然体现出了策略的无效性,尤其是在加了手续费以后,策略彻底经受不住了冲击。而一旦周期被延长到5分钟K线,由于开单频率的降低,手续费的冲击就被减小(其实1分钟周期上0手续费的表现跟5分钟周期上加一个交易所万0.25的表现差不多),其收益回溯曲线开始显得杂乱无序,但至少不再是一输到底的状态。并且在继续加大了时间周期后,尤其是周期上了15分钟以后,策略开始展示出趋势策略惯有的有效性! 5 虽然不完美,并且实际收益随着滑点等流动性因素的影响还可能会降的更低,但趋势交易的有效性却隐隐涵盖其中并可见一斑。实际上,不光是MACD,哪怕是均线策略放在较大的周期上依然能表现出一定的有效性。 但是话又说回来,存在有效性未必就等于可以盈利了。因为从回溯曲线当中我们就能够明白,从2010年4月开始进行交易直到16年6月份,接近6年时间里,哪怕是最佳的15分钟周期K线上120多万的表现也只能算是非常平庸,任何1,2次大的趋势波段的错失都很可能是致命的,何况我们还没考虑流动性以及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如果是对着信号的主观交易下单,还要涉及到反应速度、心态、执行力的影响等等。所以说,具备有效性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使用MACD来轻松的赚钱了。 (三),现有公开策略的一致性特点和缺陷是什么? 那如何打造全新的趋势策略呢?为什么MACD、均线等传统趋势交易系统会沦陷?他们的沦陷代表着什么,是趋势的沦陷、震荡的崛起吗,还是策略公开并遭到追随后自身有效性的下降,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他们的一致特点是什么?他们的一致缺陷又是什么?如果不能抓住现存策略的一致缺陷,我们何以超越他们? 其实,要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这关乎人性,即便你得到了一种解释也只是你的个人观点。仔细来看看这个市场上现已公开的策略,不外乎几大类。从对象上看:有价格上的运算(绝大多数)、量上的运算(根据主动买卖量、挂单量)、相对运算(比如配对交易、套利)。从频率上看:有微观tick级的(高频,做市)、和宏观级的K线周期。从方向上看可分为:趋势跟踪(突破,跟随)、震荡反转(阻力支撑,统计)以及其他(如头肩顶反转,趋势突破上个形态位回踩做多做空等)。从数学逻辑上看分为:统计、推演(比如通过波动率去推导股价涨跌概率)、归纳。 不论哪一类型的策略,从理论上讲都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跟意义,只不过大量的方法早已丧失了可解读性和普遍适应性,比如说,统计策略和推演策略最接近预测,其结果非常容易严重失真,而失真的程度则又无法证明和证伪,虽然我们都知道历史会重复,可是历史的每一次重复都不是简单的行情的重复。上百万根K线终归会出现一模一样的巧合,但是真正能延续下去的绝对不是K线行情,而是一种内禀于人性上的东西。同样的,反转策略则很难摆脱拟合优化的困扰。而大多数的人性跟随策略又已经无法存活在费用的压力之下。 还是回到市场上最基本的价格跟随(或人性跟随)策略上来,目前市场上已公开的,无论均线策略MA,又或者MACD、BBI、PBX,以及这个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其他策略,无一例外不使用到了平滑股价这种方式,更甚者还有的 6 进行二次平滑或多次平滑。这很好理解,都是为了过滤,通过平滑股价来达到抹平K线上下影线的棱角,好处就是使得股价变得更平缓,劣势就是开仓的延时性。布林带、唐奇安通道策略实则也是异曲同工,通过加宽股价波动空间来过滤震荡行情,抓住趋势。Dual-thrust、R-break、开盘区间突破等策略也一样,不过他们专门盯住了当天这根K线能否有效突破一个统计区间。因此,我们的总结就是,现存策略大多是为了过滤震荡并保留住趋势其扎根于内在的有效性。而大多的震荡策略则更偏向于统计或者K线形态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