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信通院]: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

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

2018 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 2 2018 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的编辑内容与 Gartner 的分析结果相互独立。Gartner 的所有调研报告的版权均为 Gartner, Inc. 所有。© 2018 Gartner, Inc. 保留所有权利。所有 Gartner 资料在本出版物中的使用均已获得授权。使用或者发布 Gartner 调研报告并不表示 Gartner 认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产品和/或战略。未经 Gartner 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分发本出版物。本出版物中包含的信息均取自公认的可靠来源。Gartner 不对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适当性做出任何保证,并且不对此类信息中的错误、遗漏或不适当承担任何责任,也不对此类信息的任何解读承担任何责任。此处表明的观点随时可能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虽然 Gartner 调研报告可能会讨论相关的法律问题,但 Gartner 并不提供法律建议或法律服务,不应将其调研报告解释为或用作法律建议或法律服务。Gartner 是一家上市公司,其股东拥有的公司或基金可能与 Gartner 调研报告中涉及的实体有财务利益关系。Gartner 的董事会成员可能包括这些公司或基金的高级管理人员。Gartner 调研报告是由其调研组织独立完成的,并没有受到这些公司、基金或其管理人员的介入或影响。有关 Gartner 调研报告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其网站上的“Guiding Principles on Independence and Objectivity”(独立性和目标的指导原则)。前言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顺应发展规律、把握未来趋势,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 家 互 联 网 信 息 办 公 室 、中 国 科 学 院 、中 国 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于 2018 年 9 月 17 日至 19 日在上海共同举办 2018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共同谋划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动员大会,也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市场化”为特色,集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以及相关政府领导者和城市管理者,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发表演讲和进行高 端 对 话 ,打 造 世界 顶 尖 的人 工智 能 合 作 交流平台。大会集中汇聚最权威的观点和共识,集中展 示 最前 沿的新技 术、新产品、新应 用、新理念,为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创造人类美好生活汇聚“中国方案”和“世界 智 慧 ”。2018 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上 海 以中 国 改 革 开 放 排 头 兵 、创 新 发 展 先 行者的责任担当,与国家各相关部委办和机构紧密携手,共同举办 2018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是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面打响“ 四 大 品 牌 ”,以 及 深 入 推 进 改 革 开 放 、优化整体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和切实举措。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上海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深度应用,着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 展 高 地 ,争 取 建 设 成 为 人 工 智 能 创 新 策 源地、应用示范地、产业和人才集聚地。本 蓝 皮书 作 为 大 会 的 重 要 报 告 成 果 ,是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国际权威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咨询机构 Gartner Group,借 助 本 次大会举办的契机,打开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与世界对话的窗口,对全球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情况及技术路线趋势进行全面深度分析。希望本书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研究者,以及感兴趣的读者们,带来有益的思考与借鉴,发挥必要的启示作用。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22018 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分析报告 概述与说明 产业发展环境 技术环境 全球人工智能企业 全球投融资 产业发展40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2018 年 33 2018 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分析报告1 概述与说明 1.1 报告概述 本蓝皮书将分享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 践 经 验,对全 球 各主要 人 工智 能 强 国 产业发展及技术路线现状与趋势进行全面掌握,详细阐述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究、产业投入、服务应用,从而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与指导。本蓝皮书 的 编 制 ,是 在 对 世界人 工智 能 产业 发 展 的深入、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调研数据和权威部门相关资料,通过梳理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和 应 用 发 展 情 况 ,分 析人 工 智 能 的 技 术 热 点 、企业情况、产业应用和未来趋势,由编制团队共同完成。本报告以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地图为中心展开论述,该地图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和数据研究中心联合绘制。地图通过对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从底层技术 到 垂直 应 用,从 产业 结 构 到 产业分布,从 研究机构到政府政策等多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绘制,盘点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同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针对产业地图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延伸,设计了本报告的总体框架结构,详细阐述了产业发展环境、技术环境、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情况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领域情况等,更加清晰的反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1.2 撰写说明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地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产业链地图 (2) 产业分布地图 (3) 产业研究机构与配套政策。1) 产业链地图版块 本版块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划分为基础支撑层 、软件 算 法 层 与 行 业 应 用 层 。基础层产业地图主要从 计算硬件(云端训练 、云 端 推 算 、设 备 端 推 理 、智 能 芯 片、智 能 传感器)、计算系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5G 通信与物联网)和数据(数据采集、标注和分析)三个维度对全球主要从事基础层产业的典型企业进行绘制。软件算法层产业地图主要从算法理论(机器学习算法、类 脑算法、知识图谱)、开发平台(基础开源框架、技术开放平台)和应用技术(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人机交互)三个维度对全球主要从事软件算法层产业的典型企业进行绘制。应用层面产业地图主要从行业解决方案(“AI+”行业垂直应用)和典型产品(视觉产品、语音终端、机器人、智能汽车、无人机)两个维度对全球主要从事应用层产业的典型企业进行绘制。2) 产业分布地图版块 本版块主要盘点与绘制了中国各省市以及国际上人工智能产业领先的国家典型 AI 企业分布、规 模 及 企 业名目。3) 产业研究机构与政策版块 本版块主要盘点与绘制了中国与国际上的人工智能主流行业研究机构、联盟与产业政策文件。本报告的结构分为五部分:1) 产业发展环境 2) 技术环境 3) 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的情况 4) 全球投融资的情况 5) 产业发展情况1) 产业发展环境 本部分从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全球各国人工智能相关政策以及人工智能发展条件进行阐述,全面论述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与环境。2) 技术环境 此 部 分从 全 球 专 利 、论 文 、科 研 环 境 和 技 术竞赛方面总结出人工智能领域的当前技术环境。3) 全球 AI 企业的情况 此部分从结构、规模和区域分布方面论述了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的情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报告 4 4) 全球投融资的情况 此部分阐述了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投融资的分布、规模和轮次,从投融资和产业规模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5) 产业发展情况 本部分阐述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情况,以及一些典型人工智能企业应用例举。报告具体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说明如下:1) 人工智能企业 本报告所述人工智能企业来源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研究中心监测平台,界定范围总体上指提供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和相关解决方案的企业。企业具体可以分为技术维度和产品/解决方案两个维度。技术维度包含算法平台、基础硬件、语音视觉等通用技术的提供方 和 制 造 方,产品/解决方案维度包含各类人工智能产品的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各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2) 投融资 本报告中的投融资数据来源于 CB insights、IT 桔子、新芽等投融资网站,是基于人工智能企业名录进行匹配后整理统计的结果。3) 专利数据 本报告中的专利数据来源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的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中心根据智慧芽等专业数据库对全球范围内的 AI 专利进行检索统计。4) 论文数据 本报告中的论文数据来源于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是基于数据研究中心的人工智能关键词词表进行检索统计的结果。5) 产业应用数据 本报告中的产业应用数据来源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启信宝产品,以及 CAICT、PwC、MarketsandMarkets、Grand View Research、IFR、罗 兰 贝 格 、中 商 产 业 研 究 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等各大市场研究机构报告或网站相关预测。6) 数据单位说明 本报告中各项市场数据所采用币种,在未有具体 说 明 时,默 认币种 为人民币。本蓝皮书不求面面俱到,仅对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涵盖的产业与技术发展环境、全球企业情况和产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文中不过多地给出人工智能领域观点性的陈述,力求以较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陈述。对于文中的主要内容,欢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提出建议,我们将积极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继续改进完善。 2 产业发展环境 2.1 人工智能发展大事件 人工智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56-1980) 人工智能诞生;第二阶段 (1980-2000) 人工智能步入产业化;第三阶段(2000-至 今)人 工 智 能 迎 来 爆 发 。第一阶段 (1956-1980) 人工智能诞生 时间 标志性事件 1956美国达特茅斯会议聚集了最早的 一 批 研 究 者,确 定 了人 工 智 能的 名 称 与 任 务,被 称 为 AI 诞生的标志。1957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弗兰克•罗森布拉特模拟实现了神经 网 络“ 感 知 机”。1969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成立,并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召开了第一届会议。 55 时间 单位 发布政策 1998美国网络和信息技术研发小组委员会 《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法案》(P.L. 105-305) 2013美国白宫 国家机器人计划: 《机器人技术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2013 版 )》2013.4美国白宫 推动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 2015.10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 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 2015.11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国防 2045》 2016.10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与美国网络和信息技术研发小组委员会《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 2016.10美国国家科技委《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好准备》 2 01 7.9美国国会 自动驾驶法案 (SELF DRIVE ACT) 自动驾驶法案 (AV START ACT)2 01 7.1 0美国信息产业理事会 《人工智能政策原则》 时间 标志性事件 1980卡耐基•梅隆大学为 DEC 公司设计了一个名为 XCON 的专家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那个时期,它每年可为该公司节省 4,000 万美元。1982日本计划投入 8.5 亿美元开发人工智能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旨在造出能够与人对话、翻译语言、解释图像,并且像人一样推理的机器。1986多层神经网络和 BP 反向传播算法出现,提高了自动识别的精确度。1988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成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