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行]:2016年第4季度(总第28期):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16年第4季度(总第28期):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2016-09-29王家强、廖淑萍、陈静中国银行市***
2016年第4季度(总第28期):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国际金融研究所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要点 2016年第4季度(总第28期) 报告日期:2016年9月29日 ● 2016年三季度,全球经济有所回暖,英国脱欧公投影响尚未显现,新兴经济体资本回流促进经济企稳,我们维持全年全球经济增长2.5%的预期。 ● 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有所改善,但风险的类型发生转变。资本市场总体向好,新兴市场脆弱性小幅下降,大宗商品市场开启再平衡之路。 ● 预计2016年四季度和全年全球经济将维持疲软增长态势,金融市场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政经事件不确定性和美联储可能加息,将是市场动荡之源。 ● 本期报告特别就全球货币政策协调、TPP与TTIP谈判进展、英国脱欧对欧洲金融监管的影响、新兴市场的金融风险等进行专题分析。 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下半年全球经济回稳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全球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 组 长: 陈卫东 副组长: 钟 红 成 员: 王家强 廖淑萍 陈 静 王有鑫 赵雪情 马 曼 鄂志寰(香港) 黄小军(纽约) 陆晓明(纽约) 瞿 亢(伦敦) 林丽红(新加坡) 张明捷(法兰克福) 联系人:王家强 电 话:010-66592331 邮 件:wangjiaqiang@bankofchina.com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1 2016年第4季度 全球化的十字路口,世界经济何去何从 ——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16年第4季度) 2016年三季度,英国脱欧公投的影响仍只局限于英国,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有所改善,新兴市场资本回流,实体经济呈现回暖态势。但是,风险的类型在发生转变。展望四季度,全球经济疲软态势将会延续,潜在金融风险不容忽视,政经事件和美联储加息都可能带来新的动荡。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去全球化”倾向的冲击,本期报告就全球宏观政策协调、TPP和TTIP发展前景、英国脱欧对欧洲金融监管的影响、新兴市场抗风险能力等专题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全球经济季度回顾与展望 一、全球经济处于“全球化”与“去全球化”的十字路口 2016年第三季度,英国脱欧公投的冲击主要限于英国,金融风险并未显著上升,采购经理人指数和信心调查显示,全球经济有所回暖(图1)。初步预估,三季度全球GDP环比年化增长率约为2.8%,比上个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率2.4%,比上个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图2)。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依然疲弱,围绕美联储何时加息的预期反复变化,市场信心不稳。 图1:全球采购经理人指数 图2:全球经济运行态势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404550556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服务业PMI 制造业PMI 0%1%2%3%4%5%6%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PMI指数 全球GDP增长率 --季度同比增长,% —季度环比折年率,%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2 2016年第4季度 展望第四季度,全球经济仍将维持温和增长,预计GDP环比增长折年率将达到2.8%左右,继续低于全球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基于新的增长动力仍未集聚,风险因素基本平稳,我们维持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2.5%的预期(表1)。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受到美元升值、投资不振等因素影响,增长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计划屡遭挫折;欧洲经济在宽松政策的支持下,内需保持稳健,复苏有所扩展,但英国经济陷入停滞;日本经济尚未摆脱日元升值、通缩压力等因素的拖累。在新兴经济体中,随着一些国家刺激经济的力度有所加大、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回稳和地缘及国内政局动荡局面得到控制,经济复苏力度趋于回升,总体上仍处于疲弱区间,需要进一步巩固政策成果。 表1:全球主要经济体关键指标预测(%) 地区 年/季 国家 GDP增长率 CPI涨幅 失业率 2014 2015 2016f 2014 2015 2016f 2014 2015 2016f 美洲 美国 2.4 2.6 2.0 1.6 0.1 1.0 6.2 5.3 4.9 加拿大 2.5 1.1 2.0 1.9 1.1 2.0 6.9 6.9 6.8 墨西哥 2.2 2.5 2.6 4.0 2.7 3.4 4.8 4.3 4.0 巴西 0.1 -3.8 -3.0 6.3 9.0 5.8 4.8 6.6 8.6 智利 1.9 2.3 2.0 4.7 4.3 3.9 6.4 6.2 6.6 阿根廷 0.5 1.2 0.0 21.3 16.0 25.0 7.1 7.3 6.9 亚太 日本 0.0 0.5 0.5 2.7 0.8 0.7 3.6 3.4 3.5 澳大利亚 2.7 2.4 2.5 2.5 1.5 2.1 6.1 6.1 6.2 中国 7.3 6.9 6.7 2.0 1.4 1.8 4.1 4.1 4.1 印度 7.0 7.2 7.5 6.4 5.9 4.9 — — — 韩国 3.3 2.6 2.5 1.3 0.7 1.6 3.5 3.6 3.5 印尼 5.0 4.8 4.8 6.4 6.6 6.3 6.1 5.8 3.6 欧非 欧元区 1.1 2.0 1.6 0.4 0.0 0.9 11.6 11.0 10.5 英国 3.1 2.2 2.0 1.5 0.1 1.5 6.2 5.6 5.5 瑞士 1.9 0.9 1.5 0.0 -1.1 -0.5 4.5 4.5 3.6 俄罗斯 0.7 -3.7 -1.0 7.8 15.5 9.5 5.2 5.7 6.5 土耳其 3.0 4.0 3.0 8.9 7.7 6.9 9.9 10.2 11.2 南非 1.6 1.3 1.0 6.1 4.5 6.3 25.1 25.8 25.8 全球 2.8 2.7 2.5 3.5 3.3 3.4 — — —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注:f为预测。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3 2016年第4季度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遭遇“去全球化”的逆风,有多个表征:一是各国在政经领域的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民粹主义此起彼伏。不论是英国公投脱欧、美国参与推动的TPP批准流程和TTIP谈判进程受阻,还是美国大选中保守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受到众多选民支持,以及不少欧盟国家民粹主义政治势力暗潮涌动,都表明在全球化中未明显受益的民众正在形成一股反全球化的逆流。二是地缘政治的紧张局面有增无减。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全球化主要是被世界性的战争打断。当前,来自东欧、中东和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角力不断,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崛起,冲击着全球经贸往来及跨境投资者信心,对全球化带来持续的威胁。三是直接投资与贸易流动指标。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8年,但全球直接投资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于GDP增长率。以投资与贸易占GDP的比例来衡量,全球化指数处于停滞甚至下降之中。“去全球化”寒潮来袭,正是全球经济持续疲软的一个负面影响因素。 当然,推动全球化的力量在与此股逆流不断对抗。G20峰会一直在积极协调各国政策,避免保护主义;主要的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与合作组织等,都是力推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在今年9月刚于杭州闭幕的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重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决心实现承诺,减少及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支持世贸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和经合组织予以监督。同时强调,必须更有效地与广大公众沟通贸易和市场开放带来的好处,辅以合适的国内政策,确保各方广泛受益。 反全球化和推动全球化的力量将持续处于不断角力之中,前进还是倒退,向左还是向右,将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对比。历史上,英国曾经是全球化浪潮的先驱,现在却通过脱欧公投开启了不好的先例。美国曾是战后开放贸易体系的主导者,现在却走向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未来,发展中国家有望成为推动全球化的新力量,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的制定之中。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4 2016年第4季度 二、北美经济继续温和增长,美联储年内仍有加息可能 美国经济有望温和加速增长。2016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处于弱增长状态,主要负面因素是固定投资、库存投资和政府支出下降;较强的消费者支出和微弱的净出口则支持了经济持续增长。第三季度经济温和加速,预计增长率约为2.9%。失业率下降、个人可支配收入上升、银行循环信用增长等支持消费者支出继续增长。固定投资、工业产出和库存投资在持续负增长之后可能反弹,出口可能持续温和增长。然而,由于企业利润增长乏力,投资意愿依然有限,固定投资增长仍然缓慢。特别是曾经强劲增长的居住类投资也有减速趋势。从主要先导性指标看,美国经济在第四季度具有持续温和增长的基础,全面衰退的可能性不大。消费者支出在个人收入增长、负债下降、银行循环信用增加的环境下会继续增长。美联储9月份依旧按兵不动,12月加息的概率较大。 加拿大经济恢复增长。加拿大经济具有外向型和能源依赖特征。2016年第二季度由于主要产油省火灾,严重影响了石油生产和出口,使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下降1.6%。第三季度,随着石油生产恢复、受灾省重建、加元贬值、美国进口需求增长,消费者支出和出口回升,实际GDP出现了较强劲增长,年化增长率预估值在3%左右。第四季度可能延续这一增长趋势,增幅将有所放缓。加拿大央行在9月政策会议上一如预期地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0%不变,并可能在未来季度维持这一水平。 墨西哥经济恢复增长。墨西哥经济也具有外向型及出口依赖特征。2016年第二季度,由于投资和工业产出(特别是石油工业和矿产业)大幅下降,墨西哥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为-1.6%。第三季度随着原油价格稳定,比索汇率维持低位,墨西哥的出口、就业、工业产出和零售有所改善,但工业产出仍疲弱,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水平,实际GDP预估值为3.0%左右。第四季度墨西哥经济可能持续改善,实际GDP预计为2.2%左右。墨西哥央行为了在比索大幅贬值环境下防止通胀预期上升,将继续维持相对高的利率水平。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