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07月06日 英伟达GB300将于下半年出货;中央关于海洋经济有新提法 本周行业动态: 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将于下半年出货 作者 富士康已成功斩获英伟达下一代GB300 AI服务器的最大订单。除富士康外,代工制造商广达、纬创资通、纬颖科技和英业达也已准备交付新款服务器。广达正在与客户合作测试和验证GB300服务器,广达的GB300服务器预计将于9月出货。 王奕红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4wangyihong@tfzq.com 唐海清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30002tanghaiqing@tfzq.com 中央关于海洋经济有“新提法” 7月1日上午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会上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 康志毅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120002kangzhiyi@tfzq.com 林竑皓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40001linhonghao@tfzq.com 本周投资观点: 海外算力产业链高景气度依旧,并未受到DeepSeek和贸易摩擦的冲击,反而相关产业链的基本面共振更强,我们持续看好海外算力产业链投资机会。我们坚定看好AI行业作为年度投资主线,后续伴随着DeepSeek R2/V4等以及包括Agent、多模态方面相关进展,仍然看好AI行业以及围绕AIDC产业链的持续高景气。整体上我们积极看好25年或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以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中美AI均进展不断,同时推理端持续推进。建议持续关注AI产业动态及AI应用的投资机会。此外,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纳入“深海科技”,海风看到25年开始明确不断改善趋势,积极关注海风海缆产业链头部厂商。 余芳沁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80006yufangqin@tfzq.com 袁昊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4050002yuanhao@tfzq.com 陈汇丰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70001chenhuifeng@tfzq.com 中长期我们建议持续重视“AI+出海+卫星”核心标的的投资机会:海外线AI核心方向如光模块&光器件、液冷等领域值得重视,持续核心推荐;此外国产算力线如国产服务器,交换机,AIDC、液冷等方向核心标的建议积极关注。海风行业国内加速复苏,海外出海具备良好机遇,积极把握产业变化,核心推荐海缆龙头厂商。近期看到卫星互联网产业国内动态进展呈现,看好后续产业受催化拉动。 张建宇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5040002zhangjianyu@tfzq.com 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1、光模块&光器件,重点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源杰科技(电子联合覆盖);建议关注:光迅科技、索尔思、鼎通科技、光库科技、博创科技、仕佳光子、中瓷电子(新材料联合覆盖)、铭普光磁、剑桥科技、太辰光、德科立等; 2、交换机服务器PCB:重点推荐:沪电股份(电子组联合覆盖)、中兴通讯、紫光股份(计算机联合覆盖)、菲菱科思;建议关注:盛科通信、锐捷网络、胜宏科技、三旺通信、映翰通、东土科技等; 3、低估值、高分红,云和算力idc资源重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4、AIDC&散热:重点推荐:英维克(机械联合覆盖)、润泽科技(机械联合覆盖)、润建股份、光环新网、科华数据(电新联合覆盖)、奥飞数据(计算机联合覆盖)、数据港(计算机联合覆盖)。建议关注:申菱环境(家电覆盖)、宏景科技、高澜股份、科创新源等;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报告 5、AIGC应用/端侧算力,重点推荐: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建议关注:彩讯股份、梦网科技、翱捷科技。 1《通信-行业研究周报:AI发展如火如荼,持续坚定看好AI产业链》2025-06-292《通信-行业深度研究:AI算力系列之交换机:算力网络稳定“核心”,助力AI高效发展》2025-06-253《通信-行业研究周报:全球AI蓬勃发展,持续看好AI行业作为年度投资主线》2025-06-21 二、海风海缆&智能驾驶: 1、海风海缆:重点推荐—亨通光电、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电新覆盖); 2、出海复苏&头部集中,重点推荐:华测导航(计算机联合覆盖)、威胜信息(机械联合覆盖)、拓邦股份(电子联合覆盖)、亿联网络、移为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等,建议关注和而泰、移远通信。 3、智能驾驶:建议关注:模组&终端(广和通、美格智能、移远通信、移为通信等);传感器(汉威科技&四方光电-机械联合覆盖);连接器(意华股份、鼎通科技等);结构件&空气悬挂(瑞玛精密)等。 三、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 国防信息化建设加速,低轨卫星加速发展,低空经济积极推进,重点推荐:华测导航(计算机联合覆盖)、海格通信;建议关注:铖昌科技、臻镭科技、盛路通信、信科移动、上海瀚讯、佳缘科技、盟升电子、中国卫通、电科网安、海能达、震有科技、通宇通讯等。 风险提示:AI进展低于预期,下游应用推广不及预期,贸易摩擦等风险 1.近期重点行业动态以及观点(06.29-07.05) 1.1.AI行业动态 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将于下半年出货(微信公众号:SIC芯视界) 随着英伟达GB200量产迈入高峰之际,英伟达下一代最强AI服务器芯片GB300也即将在下半年上市,相关的AI服务器代工厂商也正在摩拳擦掌抢占商机。 据悉,富士康已成功斩获英伟达下一代GB300 AI服务器的最大订单。GB300的最高端版本将搭载72个Blackwell AI GPU,使其成为全球最强大的AI平台。除富士康外,代工制造商广达、纬创资通、纬颖科技和英业达也已准备交付新款服务器。 供应链消息人士认为,由于GB300服务器在全球人工智能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供应商争相交付,这也使得该服务器的供应优先于苹果即将推出的iPhone。 富士康继续引领英伟达的服务器组装供应链。合约制造商广达电脑已于第二季度开始出货GB200服务器,目前正在与客户合作测试和验证GB300服务器。广达的GB300服务器预计将于9月出货。与广达的服务器一样,纬颖科技和英业达的产品也预计将于9月前出货。供应受限和高昂价格导致市场对英伟达GPU替代品的需求巨大。这些替代品包括亚马逊和Alpha bet等大型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以及博通和Marvell等设计厂商下的订单。此外,OpenAI据称正在将其部分AI计算需求转移到谷歌的TPU,因为它担心使用英伟达产品的成本较高。 亚马逊发布新AI大模型,部署机器人突破100万(微信公众号:AIGC开放社区) 全球电商、云计算巨头亚马逊在官网宣布,在机器人技术与AI领域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出新的AI基础大模型Deep Fleet,部署的机器人数量突破100万大关。Deep Fleet模型旨在让其全球最大的工业移动机器人车队更智能高效,能将机器人车队的出行效率提升10%,助力为客户更快配送包裹并降低成本。 亚马逊的机器人部署始于2012年,起初仅有能在仓库地面移动库存货架的单一类型机器人,如今已拥有多样化的机器人车队。像飞马机器人利用精密传送带处理单个包裹,而普罗透斯作为其首个完全自主移动机器人,能在场地开放无限制区域安全绕开员工,搬运装满客户订单的沉重手推车。这些机器人与员工协作,承担重物搬运和重复性任务,为一线操作人员创造发展技术技能的新机会。自2019年以来,亚马逊已通过各种培训计划帮助超70万名员工提升技能,去年年底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启用的下一代履行中心,因先进机器人技术,可靠性、维护和工程岗位的员工需求增加了30%。 DeepFleet则 基 于 亚 马 逊 在站 点 内 丰 富 的 库 存 移 动数 据 集 构 建 , 并 利 用 包括 亚 马逊SageMaker在内的AWS工具,可视为机器人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协调机器人在履行网络中的移动,优化导航路径,减少拥堵,实现客户订单的快速处理,同时还带来了更快的交付时间、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少的能源消耗等实实在在的好处。 1.2.5G-A/电信运营商动态 6家公司中标中国移动AI服务器集采(微信公众号:C114通信网) 今年5月,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中采购项目发标。本项目包括了6个标包,预估采购7058台AI服务器。 此前,标包5已公示(金额略超1亿元),标包1、2、3、4尚未完成评审。近期公示了标包6,作为其中最大一个标包,规模超过32亿元。 标包6为:特定场景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扣卡风冷),也是全部6个标包中规模最大的一包。共有6家厂商中标,报价均超过32亿元。以此计算,平均单台AI服务 器的价格约为73万元。 具体中标情况如下:河南昆仑技术有限公司,报价32.61亿元(含税总价,下同),份额23.91%;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报价32.52亿元,份额19.57%;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报价32.82亿元,份额17.39%;宝德计算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报价32.51亿元,份额15.22%;软通计算机有限公司,报价32.75亿元,份额13.04%;浙江华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报价32.79亿元,份额10.87%。 与前五家集采中标“常客”不同,浙江华启智慧是个“新面孔”。据悉,华启智慧成立于2022年10月28日,是大华股份的子公司,主要承接服务器相关业务。华启智慧以“鲲鹏+昇腾”的基础软硬件技术作为算力底座,为相关行业提供通用计算和AI计算系列服务器及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这也是依托大华股份的资源和优势开展的技术合作与业务拓展。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移动是大华股份的第二大股东。2021年3月,中国移动斥资56亿元全额认购大华股份定增。 LightCounting:AI带来DWDM流量增长,运营商应提前做好准备(微信公众号:光通信PRO) 近日,光通信行业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在最新报告中写道,电信运营商正迫切希望从技术驱动型组织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组织。他们希望开放其网络能力,使开发者能在新兴应用中加以利用,以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同时利用日益灵活的网络提供具有差异化的连接服务。 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也希望为行业和政府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这需要理解不同行业(港口、医疗等)的需求,并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另外还要与云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等竞争市场份额。 然而,在将AI作为商业机会方面,电信运营商表现得相对谨慎。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例如Lumen Technologies和SK Telecom就将AI作为其战略核心。在过去一年中,欧洲部分运营商推出了GPU即服务(GPU-as-a-service)。 中国市场依然值得关注。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拥有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以及庞大的人口和工业规模。通过将光纤、5G-A和算力融合,电信运营商正努力推动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LightCounting表示,面对AI浪潮,电信运营商应关注数据中心流量溢出。无论是距离在80公里以内的DCI互联,还是80以上的城域或长途DCI网络,以及电信和企业网络都需要更多带宽。 为了支持新的AI应用,电信与企业DWDM网络将需要进行升级。数据中心互联(DCI)网络将继续扩展,但这些网络永远无法覆盖全球各个地区的所有企业客户。因此,电信运营商仍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持续提供广泛的基础连接服务。 另外,LightCounting强调,网络带宽的分布必须与其承载的数据流量相匹配。2024年,以太网数据流量(大部分位于云数据中心内部)是所有DWDM网络数据流量的50倍。换句话说,仅有2%的数据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