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9月19日 总量研究 我国对欧盟出口有哪些结构性亮点? ——《解构欧洲》系列第二篇 核心观点: 2023年以来,我国对欧盟出口降幅明显,主因在于高利率环境下,欧盟产需两端持续走弱。但是,与美国自我国进口需求和份额的共同下滑不同,2023年上半年欧盟自我国进口份额,仅由2022年的20.9%小幅下降至20.3%,尚未出现明显的“去中国化”趋势。制造业重点产品中,新能源相关产品份额韧性最强,纺织鞋靴类份额主要由印度和东盟替代,轻工制品类和机电设备类份额主要由美国替代,车辆及其零附件份额主要由日韩替代。 我们进一步以HS 4位码为基准,综合考虑渗透率、增长率和拉动率三个维度,拆分出我国对欧盟出口的结构性亮点。具体来看,我国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品对欧出口,呈现出高渗透、高增长、高拉动特征。具备低渗透、高增长、高拉动特征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光学元件、工业原材料等领域。重点关注载人机动车辆、增材制造设备、金属加工中心、聚酰胺、无缝钢管等产品。 我国对欧盟出口份额大幅下滑了吗? 2023年1-8月我国对欧盟出口累计同比下降10.5%,主因在于高利率环境下的产需共同下行。与之相反,2023年上半年欧盟自我国进口份额,仅由2022年的20.9%小幅下滑至20.3%,下滑幅度远小于同期美国自我国进口份额,仍高于2018-2019年期间平均水平。分产品来看,2023年以来制造业重点产品份额普遍下滑,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下滑速度较此前加快,有机化学品、钢铁制品、机械设备等工业品份额下降至2020年前的趋势值水平,受益于新能源产业浪潮的电气设备和汽车类产品份额韧性最强。 我国对欧盟出口下降的份额去了哪里? 纺织鞋靴类:份额替代较为分散,纺服类产品中印度份额上升最多,东盟份额有所下降;鞋靴类产品中东盟份额上升最多;轻工制品类:份额替代较为集中,美国份额上升最多,东盟、日韩份额亦上升;机电设备类:美国份额普遍上升,东盟份额有所下降,日韩汽车份额明显上升。美国在重点产品中的份额普遍上升,但大多未超过2019年水平(此前美国份额基本保持稳定),我们认为这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可能是美国供应链的逐步修复。 我国对欧盟出口有哪些结构性亮点? 我们进一步以HS 4位码对大类产品进行拆分,并以渗透率(我国在欧盟外进口中的份额)、增长率(欧盟自我国进口对应产品金额增速)和拉动率(对欧盟出口对应产品金额占我国对全球出口比例)三大标准,筛选出我国对欧盟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结构性亮点。 从筛选结果来看,我国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品对欧出口,呈现出高渗透、高增长、高拉动特征,2021年以来进口份额和同比增速多在50%以上,对欧盟出口占比也均接近或超过20%。具备低渗透、高增长、高拉动特征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光学元件和测量设备、部分工业原材料等领域。重点关注载人机动车辆、增材制造设备、金属加工中心、聚酰胺、无缝钢管等产品。 风险提示:欧洲经济超预期回落;地缘政治形势超预期演变。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 010-56513108 gaoruidong@ebscn.com 联系人:顾皓阳 021-52523826 guhaoyang@ebscn.com 相关研报 消失的欧洲“滞胀”?——解构欧洲系列一(2023-02-28)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目 录 1、 我国对欧盟出口份额大幅下滑了吗? ................................................................................ 3 2、 我国对欧盟出口下降的份额去了哪里? ............................................................................. 5 3、 我国对欧盟出口有哪些结构性亮点? ................................................................................ 8 4、 风险提示 .......................................................................................................................... 9 图目录 图1:2022年2月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趋势性下行 ................................................................................... 3 图2: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亦持续处于负增长区间中 ......................................................................................... 3 图3:2022年末以来,欧盟自各贸易伙伴进口同比增速普遍下滑 ...................................................................... 4 图4:2023年上半年我国在欧盟进口中的份额同比小幅下滑 ............................................................................. 4 图5: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延续下行趋势,工业品份额基本回到2020年前的趋势值水平,电气设备和汽车行业份额韧性最强 ...................................................................................................................................................... 4 图6:2023年上半年欧盟自我国进口重点产品中,仅电气设备、车辆及其零附件和光学照相医疗三类产品保持正增长 ................................................................................................................................................................. 5 图7:第62章非针织服装,印度份额上升幅度最大 ........................................................................................... 5 图8:第64章鞋靴类产品,东盟份额上升幅度最大 ........................................................................................... 5 图9:第39章塑料制品,美国份额上升幅度最大 .............................................................................................. 6 图10:第95章玩具和运动用品,美国份额上升幅度最大 ................................................................................. 6 图11:第84章机械设备,美国份额上升幅度最大 ............................................................................................. 7 图12:第85章电气设备,美国份额上升幅度最大 ............................................................................................ 7 图13:第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美国份额上升幅度最大 ................................................................................. 7 图14:第90章光学、照相、医疗设备,美国份额上升幅度最大 ....................................................................... 7 图15:以渗透率、增长率和拉动率三大标准,筛选得到我国对欧盟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结构性亮点 .................. 8 图16:具备低渗透、高增长、高拉动特征的产品,可重点关注载人机动车辆、增材制造设备、金属加工中心、聚酰胺、无缝钢管等 ........................................................................................................................................... 9 fWpNtQcVqUpNvZnOmOpM8OcM7NnPnNoMnOfQrRxOiNnMwP7NpOsNNZnNoNwMmMmN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1、 我国对欧盟出口份额大幅下滑了吗? 2023年1-8月,我国对欧盟出口金额(以美元计)累计同比下降10.5%,其中8月当月同比下降19.6%,在同期基数明显下行的前提下,同比降幅仍未出现显著收窄,8月表现亦弱于对美国与东盟出口。那么,我国对欧盟出口下滑的主要驱动力,究竟是来自欧盟需求的下行,还是对欧盟出口份额的下行呢? 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升,高利率环境持续压制需求,使得欧盟产需两端共同走弱。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步入下行通道,自2022年2月的58.2快速下滑至2022年7月的49.8,此后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中。虽然2022年四季度,在能源和供应链压力边际缓解的驱动下,欧元区制造业PMI一度企稳回升,但随着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紧缩的效果显现,2023年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再度回落。2023年8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3.5,较7月有所回升,但仍处于深度收缩区间中。 图1:2022年2月以来,欧元区制造业PMI趋势性下行 图2: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亦持续处于负增长区间中 3040506070欧元区:制造业PMI德国:制造业PMI法国:制造业PMI意大利:制造业PMI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红色虚线表示PMI为50 资料来源:HCOB,S&P Global 我国对欧盟出口下滑的主因即在于欧盟需求下行,在欧盟进口中的份额整体并未明显下降。随着2023年以来欧盟需求快速转弱,欧盟对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增速均出现大幅下滑,对我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进口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从2022年12月的-10%、+23%、+9%和+21%下滑至2023年6月的-21%、-12%、-3%和-1%,考虑到基数效应,欧盟自我国进口增速的下滑幅度并未显著高于其他贸易伙伴。与之相反,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坚定推进“去俄化”进程,自俄进口当月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