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海证券]: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1期:国内政策适度加力取向未变,海外货币紧缩加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1期:国内政策适度加力取向未变,海外货币紧缩加速

2022-04-25胡国鹏、袁稻雨国海证券秋***
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1期:国内政策适度加力取向未变,海外货币紧缩加速

国海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2年04月25日 专题研究 策略研究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胡国鹏 S0350521080003 hugp@ghzq.com.cn 证券分析师: 袁稻雨 S0350521080002 yuandy@ghzq.com.cn [Table_Title] 国内政策适度加力取向未变,海外货币紧缩加速 ——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1期 最近一年走势 相关报告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粮食涨价的历史演绎与投资线索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24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市场磨底阶段有何投资机会?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17 《 ——国内政策与海外之声第10期 : 稳增长政策宽松力度确认,美联储缩表将至未至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12 《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 中美利差倒挂影响几何?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10 《 二季度宏观政策及股票市场展望 *胡国鹏,袁稻雨》——2022-04-01 投资要点: ◼ 国内政策 ◼ 疫情多地散发冲击部分地区供应链,宏观政策维持宽松、适度加力取向不变。一方面在经济增长和通胀走势双重不确定的背景下,稳定物价目标在政策关注点中的权重有所上升。4月22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中强调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其中重点提及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另一方面,在美联储超预期缩紧、中美利差倒挂及人民币连续贬值的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发力较为谨慎。考虑到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聚焦于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服务业、需求端维持低迷的地产销售以及债务集中到期的开发商,预计后续政策的发力点将集中于零售、餐饮、物流等领域。 ◼ 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双向推进。近期上海、吉林等省份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其一优先推动建筑业、交通物流业、集成电路、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复工复产。其二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上海、吉林长春、沈阳等地推出的复工复产政策中均明确指出“一企一策”,保证管控措施的灵活度,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其三重点推动物流畅通,打通物流堵点。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保通保畅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海、吉林、山东等地也纷纷推出相应政策,例如设置生活物资专用线路、撤消防疫检查站点、提高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效率。预计下一步各地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聚焦企业需求,稳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 政策集中发力,物流堵点逐步打通。近期疫情防控加码导致物资配送不到位等多重物流问题,考虑到物流供给不畅会对复工复产造成阻碍,使其生产、供应环节出现中断,进一步可能会造成经济下行的压力。近期国家多次提及疏通物流运输堵点。从全国层面来看,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共同抓好过度防控问题整改,全力确保交通网络畅通有序,并部署十项重要举措,出台《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纷纷表示将按“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组织生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推动物流畅通。4月22日,央行、外汇局出台23条举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加大对物流航运循环畅通的金融支持力度。从地方层面来看,福建、上海、吉林、湖北等地纷纷召开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会议和新闻发布会,出台相关规定,涵盖落实“一断三不 -0.2486-0.1885-0.1283-0.0682-0.00810.052121/421/521/721/821/921/1021/1121/1222/122/222/322/4沪深300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断”,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要求各地防控指挥部精准施策,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发布关爱货车司机保通畅十条措施,为重点物资货运车辆发放《通行证》等多项要求和措施。 ◼ 海外之声 ◼ FOMC全部票委持“鹰派”态度,美联储将进一步加速货币紧缩。欧洲央行确认缩减购债路线,日本央行仍维持宽松。美国方面,近期全部美联储官员讲话偏“鹰”,布拉德认为美联储存在进一步加速紧缩的可能性。加息方面,美国就业经济数据强劲,通胀仍未显拐点,多数官员认为下次FOMC会议上加息50BP是合意的,“鹰王”布拉德观点则更为激进,认为当前市场谈论经济衰退为时过早,当前首要目标是缓解通胀压力,美联储仅靠适度加息妄图缓和通胀是不切实际的,应通过快速加息从而控制通胀,称5月会议上将存在单次加息75BP的可能性。缩表方面,自3月FOMC会议纪要发布后,多数美联储官员赞成5月会议上确定缩表路径,6月正式开始缩表计划,且本轮缩表幅度将远高于2017年-2019年紧缩周期。欧洲方面,最新利率决议显示欧洲仍维持利率不变,确认加快退出债券购买计划(APP),将从4月400亿欧元的购债速度降至6月200亿欧元购买APP,并于三季度停止购债。日本方面,受美日货币政策背离的影响,日元持续走弱,但日本央行仍坚定维持“鸽派”立场,并再度宣布以0.25%的利率在固定时间内无限量购买债券。 ◼ 当前全球面临俄乌战争、大宗商品通胀等多重压力,IMF等机构和组织纷纷对世界经济持悲观态度。全球经济方面,基于俄乌局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IMF继1月后再次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本次预测值下调至3.6%,世界银行、美银、高盛等组织和机构均对全球经济持悲观态度。全球通胀方面,IMF表示当前全球多数国家均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且通胀预期失控的风险逐步攀升,大幅上调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胀率。美国经济方面,美联储全部票委“转鹰”有可能使紧缩周期进一步提速,市场担忧过快的收紧货币政策将冲击美国经济,德意志银行官方率先发表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的观点,预测2023年-2024年间美国经济将出现负增长,失业率同样上行,此后美银、高盛等多家机构分析师均预测了美国在明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大宗商品方面,美国宣布史上最大规模战略石油储备释放后,主流机构预测油价在今年将在120美元/桶价格以下,同时多数机构认为在地缘政治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黄金作为最佳避险资产,金价或将进一步上行。美联储政策方面,贝莱德认为美联储以过激的加息方式应对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可能会适得其反,反对大部分机构预测的美联储将加息至3%左右,认为美联储最终将加息至略高于2%的水平。 ◼ 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海外多数机构唱空美股,认为在衰退预期下应持防守策略,看多部分大宗商品。股市方面,美银认为当前市场面临多重风险,其中全球经济衰退、美联储“鹰派”立场、俄乌战争等因素压制市场风险偏好,预计标普500在2022年底将跌破4000点,大摩、花旗建议增配盈利能力与经济活动相关性较低的防御类股票,公用事业、医疗保健等板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3 块相对占优。此外,摩根士丹利还建议增配英国股市,认为当前英国股市盈利能力稳定且估值相对偏低,具备配置性价比。大宗商品方面,受俄罗斯遭受制裁影响,多家机构上调天然气预测价格,同时看涨黄金价格,高盛预测今年黄金价格将突破2500美元,投资组合中配置黄金将有效缓解宏观挑战和当前风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债市方面,贝莱德认为美联储最终将会接受高于目标值的通胀,预计通胀率在长期维持在3%左右,因此对债券持低配立场。整体而言,多数机构担忧美联储过度紧缩将使经济陷入衰退,对美股未来走势持悲观看法,配置方面倾向带有防御属性股票和受益于通胀涨价的商品。 ◼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政策不及预期、外部市场政策超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4 内容目录 1、 国内政策 ....................................................................................... 6 1.1、 政策延续宽松,适度加力取向不变 ............................................................. 6 1.2、 解封不解防,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 10 1.3、 物流政策广泛发力,有效促进产业链稳定 ...................................................... 14 2、 海外之声 ...................................................................................... 20 2.1、 近期全球央行政策变化 ...................................................................... 20 2.1.1、 美联储官员观点 ....................................................................... 21 2.1.2、 欧洲央行利率决议 ..................................................................... 22 2.1.3、 日本央行 ............................................................................. 23 2.2、 海外机构观点 .............................................................................. 23 2.2.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 24 2.2.2、 世界银行 ............................................................................. 24 2.2.3、 美国银行 ............................................................................. 24 2.2.4、 摩根士丹利 ........................................................................... 25 2.2.5、 标普 ................................................................................. 25 2.2.6、 高盛集团 ............................................................................. 25 2.2.7、 德意志银行 ........................................................................... 25 2.2.8、 花旗 ................................................................................. 26 2.2.9、 瑞银 ................................................................................. 26 2.2.10、 贝莱德 ...............................

公众号
小程序
pwa
桌面端
kefu
联系客服
kefu
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