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师建华2024.04 一、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地位将进一步提升资料来源:公开资料,EVTANK、marklines,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ACEA,乘联会、国家统计局,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车百在线、国网能源研究院,车百智库整理测算Ø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465.3万辆,中、美、欧分别为949.5万、146.8万、294.8万,中国占比超60%;Ø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2000万辆,中国仍将会贡献全球销量的60%。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地位Ø电池、电机、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和生产水平全球领先,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超过460公里,诸多新技术优先在中国出现并落地;Ø2024年是定义下一代汽车产品的关键阶段,中国市场、技术、平台的因素将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在定义下一代汽车中,中国因素会越来越多Ø中国加速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中心。2023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装车量分别778.1GWhGWh/387.7GWh,动力电池及上游材料出货量占全球50%以上;Ø预计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及材料出货量仍将占全球50%以上,并将通过全球合作和海外产能布局加速落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将进一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向标”Ø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崛起,比亚迪全年销售302万辆,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全球销量最高的车企,前十位中中国企业占据5席,合计占比达43%;Ø基于电动化产品、市场的突破,2024年国内企业将延续崛起势头,出现新的全球品牌,预计将新增1-2家企业进入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份额提升至45%。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占据重要市场地位全球 一、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地位将进一步提升Ø2023年中国汽车整体销量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车增长势头延续,逐步迈进千万量级时代。预计 2024年势头仍将延续,汽车类零售额将突破5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突破2万亿元;Ø产业发展将持续拉动基础设施、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汽车智能化等领域的投融资。成为拉动投资、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Ø新能源汽车融汇绿色能源、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项变革技术,成为新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载体;Ø汽车更新迭代速度进一步加快,2023年累计推出车型1100余款,其中纯电占比70%,车型更迭缩短至1-2年。带动产业技术创新与落地Ø全球气候行动紧迫,新能源汽车愈发成为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技术、供应链等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Ø产业低碳、绿色转型对话合作频繁。预计2024年新能源出口规模延续增长,类似国轩、蔚来、零跑的技术及资本合作及企业海外的本地化发展将进一步突破。带动国际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Ø截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预计2024年将接近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占比约80%;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碳减排量累计超8000万吨,预计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减排量将超过1亿吨。充分发挥绿色低碳发展效能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拉动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资料来源:公开资料,marklines,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ACEA,乘联会、国家统计局,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车百在线、国网能源研究院,车百智库整理测算中国 固态电池二、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度重塑期到2030年将建立150GWh/年的国内制造基地,全球生产能力达到600GWh/年省份2023年汽车产量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占比广东519.19227.1948.2%广东省519.19253.1848.76%重庆市231.7950.0321.58%上海市215.61128.6859.68%安徽省208.837.9518.18%山东省197.3918.839.54%湖北省178.9938.8321.69%江苏省165.0369.3942.05%吉林省155.8911.787.56%浙江省152.5959.7239.14%陕西省147.01105.1971.55%城市2025年目标产量2025年规划产值合肥产能超300万辆3000亿杭州产销量超300万辆2500亿深圳产量超200万辆广州产能超200万辆西安产量150万辆以上上海产量超120万辆3500亿重庆产量100万辆成都产量100万辆1500亿南京产销量100万辆3000亿长沙产量100万辆以上(匡算)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产量和千亿产值成为基本门槛创新研发风险投资人才聚集科技集聚电动化产品智能化9月全球第500万辆整车下线2020年以来在华新能源和智能化投资超过600亿元“资本换技术”新汽车产业集群迅速崛起,汽车铁锈地带有扩大风险国家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深化区域竞争格局加速分化蓄电池产业战略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家统计局, MarkLines,上险数,乘联会,央视网,智驾网(本数据为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由于部分企业产量未核算到生产地,与部分区域实际产量情况有一定偏差) 跨国与合资企业转型分水岭二、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度重塑期大众”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日产汽车中国战略2024年下半年推出4款日产新能源车合资公司推出6款“在中国、为中国”新能源车型从中国出口规模达到10万辆品牌2023年销量(万辆,狭义乘用车)比亚迪301.3特斯拉中国94.8吉利汽车集团48.7广汽埃安48.00上汽通用五菱44.3长安汽车43.2理想汽车37.60上汽乘用车31.7材料电池芯片软件...关键产业、关键部件仍是影响格局重塑的关键企业竞争进入优胜劣汰加速期将在三年内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电动车平台电动汽车测试周期从三个月缩短至一个月10.5%8.5%81.0%特斯拉品牌跨国合资汽车品牌自主汽车品牌2023年不同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国销量占比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家统计局, MarkLines,上险数,乘联会,央视网,智驾网30.1%8.5%3.3%8.4%4.1%3.7%3.3%3.0%2.8%2.6%33.9%10.7%5.5%5.4%5.0%4.9%4.2%3.6%2.9%1.8%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吉利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理想汽车上汽乘用车长城蔚来2023CR10为77.9%,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30万的企业由2022年4家变为2023年7家;恒驰、爱驰、雷丁等造车新势力相继被曝出经营不善的问题。雷诺、铃木、菲亚特等跨国车企也已相继退出中国市场车企累计市占率2024年将迅速出现一批百万辆级别企业和品牌,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呈现出“强者恒强,分化加剧” 的局面。(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占比) 三、企业发展环境将会呈现更加内卷的特征将进入内卷2.0时代,企业面临新车型密集发布、产品迭代加快、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等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环境新能源车型更新迭代密集,消费需求升级速度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进入“摩尔时代”市场变化是助推器,对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高频、多元、个性化消费)项目名称预计时长二级项目全新/换代项目30-40个月全新架构新车型已有平台新车型同平台衍生换代中改款12-24个月中改款项目换三电项目小改款/年度款8-12个月小改款项目资料来源:有驾,方正证券资料来源:《2023百度汽车行业洞察报告》03060901201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23年新车投放数量(单位:款)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混动燃料电池资料来源:车百在线外观/智能/娱乐的需求释放,对车辆功能和用户体验提出更高要求 三、企业发展环境将会呈现更加内卷的特征企业将从提升产品差异化、加快全生命周期布局、商业模式创新等多方位发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宽价值链。汽车全生命周期布局,加快拓展边界商业模式创新增速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车辆销售金融保险能源服务检验检测维修保养后装改装数据信息梯次利用报废回收智能化补能效率(大功率充电)售后服务产品差异化国产化率功能体验从用户需求出发,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功能化IP授权换电服务充电服务融资租赁车联网车辆运营功能订阅数字化服务电池银行软件升级共享服务外观/智能/娱乐的需求释放,对车辆功能和用户体验提出更高要求 四、产业发展以存量结构调整优化为主95%83.40%60.50%50%55%60%65%70%75%80%85%90%95%100%2021年2022年2023年H1电池企业进入产能释放期资料来源:IT桔子,PwC,iCVTank,车百智库整理产业链部分环节进入收缩期473.481586.681783.261503.681476.3343859794391560720192020202120222023投资金额(亿元)投资数量芯片投资进入收缩期,尾部企业面临融资压力国内有超过300家汽车芯片企业,市占率正快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在投融资及量产双重压力下,汽车芯片行业将迎来“淘汰赛”。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乘用车生产企业总产能约为42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4.5%,产能排名前20位的乘用车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49.6%。电池联盟数据表示,截止2022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1260Gwh,截止到2023年6月底为1860Gwh。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为51.6%,2023年已降至41%左右。整车产能进入调整阶段传统车产能油改电是重点任务早期建设的电动汽车产能,部分由于规模不足,需要进一步升级重组某企业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我国芯片投融资数量及金额 四、产业发展以存量结构调整优化为主资料来源:IT桔子,PwC,iCVTank,车百智库整理产业投融资有喜有忧010020030040050060070001020304050607020192020202120222023投资金额投资数量2019-2023年美元投资事件投资数量投资金额(亿人民币)内外融资环境承压0501001502002500123456782019202120222023汽车产业港股IPO情况上市数量上市金额(亿人民币)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0.511.522.533.520192020202120222023汽车产业美股IPO情况上市数量上市金额(亿人民币)港股逐渐成为行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但是融资规模较小国内头部整车企业对于海外资本仍具有一定吸引力投融资主体详情蔚来+CYVN2023年12月蔚来获阿布扎比CYVN Holdings22亿美元战略投资2023年7月,获CYVN11亿美元战略投资小鹏+大众2023年7月,大众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零跑+Stellantis2023年12月,零跑汽车获Stellantis汽车集团15亿欧元投资国际整车领域存在被国内车企并购重组的机会 五、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模式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120.3万辆,增速达77.6%,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海外销售规模将突破180万辆,增速达50%,占整车出口的比例达30%。数据来源:中汽协,公开资料,车百智库预测在货物贸易基础上,结合目的国政策、产业基础,拓展本地化建厂生产、营销模式;2024整车企业在东盟、拉美及电池企业在欧洲等地本地产能将加速落地。贸易+本地化建厂模式凭借产品性能优势及价格竞争力,通过货物贸易模式将整车出口到欧洲、东盟、澳新等海外市场,伴随海外市场需求及国内产品和布局突破,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国内生产+贸易出口模式合资企业利用国内产业链优势结合海外品牌打开国际市场。如东风与雷诺合资-东风易捷特在国内生产的车型贴牌达契亚在欧洲销售,2022年达契亚春天在欧洲销量接近5万辆;名爵、极星等。国内生产+海外品牌模式通过同国外企业的股权合作,推动技术、产品、管理、海外市场拓展等层面的深度合作;如Stellantis15亿欧元获零跑20%股权,双方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 开展对外出口业务。股权合作+海外渠道模式本地化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

交运设备
SSRC&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4-04-05
hot

2024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休闲服务
Mob研究院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