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方证券]:国防军工行业:新质生产力系列研究-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国防军工行业:新质生产力系列研究-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

国防军工2024-03-09王天一、罗楠、冯函东方证券X***
国防军工行业:新质生产力系列研究-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国防军工行业 行业研究 | 动态跟踪 ⚫ 瞄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打造未来新增长引擎。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4年3月5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新质生产力”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并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具体工作规划包括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 商业航天加速发展,“星辰大海”触手可及。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2015-2021年CAGR高达22.3%。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3万亿元。根据《中国经营报》,目前中国合计规划卫星数量2.6万颗,将带动卫星发射需求大幅上升。“国家队”或已无法满足发射需求,商业航天迎来发展新契机。如今,商业航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信心。相信后续政策、资金、人才和任务等有望逐步向商业航天产业倾斜,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按下“加速键”。 ⚫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天空之城”指日可待。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据云图智行披露,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为2.5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达到6万亿元。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而 eVTOL是通用航空发展的新趋势,是新概念、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集合体,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市场的主流方案。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eVTOL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随着多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公布,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天空之城”的布局建设正步入快车道。 “新质生产力”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并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关于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中重点提出了要积极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随着相关的政策陆续推出,各地政府和企业积极推进,预计商业火箭、低空经济将迎来快速发展。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 ⚫ 商业航天:1)火箭原材料&元器件:全信股份(300447,未评级)、航天电器(002025,买入)、航天电子(600879,未评级)等;2)火箭零部件&分系统:高华科技(688539,未评级)、派克新材(605123,未评级)、豪能股份(603809,未评级)、航宇科技(688239,未评级)、中航重机(600765,买入)、中天火箭(003009,未评级)、航天动力(600343,未评级)、国科军工(688543,未评级)等;3)卫星制造运营及测试:中国卫星(600118,未评级)、上海瀚讯(300762,未评级)、航宇微(300053,未评级)、思科瑞(688053,未评级)、西测测试(301306,未评级)、盛路通信(002446,未评级)、中国卫通(601698,未评级)、航天宏图(688066,买入)、霍莱沃(688682,未评级)等。 ⚫ 低空经济:四川九洲(000801,未评级)、纵横股份(688070,未评级)、中信海直(000099,未评级)、中直股份(600038,增持)、海特高新(002023,未评级)、国睿科技(600562,未评级)、万丰奥威(002085,未评级)、莱斯信息(688631,未评级)、深城交(301091,未评级)、光威复材(300699,买入)、中复神鹰(688295,未评级)等。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核心观点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国防军工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09日 王天一 021-63325888*6126 wangtianyi@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0120021 罗楠 021-63325888*4036 luonan@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8100001 冯函 021-63325888*2900 fenghan@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0070002 宁小涵 ningxiaohan@orientsec.com.cn 板块短暂回调后反弹,卫星互联网星座加速组网:——卫星互联网产业月报(2024年2月) 2024-03-04 中航电测等多家军工国企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彰显改革决心 2024-03-01 主动基金持仓占比环比提升,增配个股聚焦新技术、新型号、新市场:2023Q4军工行业基金持仓分析 2024-01-30 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 ——新质生产力系列研究 看好(维持) 国防军工行业动态跟踪 —— 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目 录 瞄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打造未来新增长引擎 ............................................ 4 商业航天加速发展,“星辰大海”触手可及 ............................................................................ 4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天空之城”指日可待 ............................................................................ 5 投资建议 ........................................................................................................ 7 风险提示 ........................................................................................................ 7 国防军工行业动态跟踪 —— 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 图表目录 图1:商业航天产业链 .................................................................................................................. 4 图2:低空经济的产业构成 ........................................................................................................... 5 国防军工行业动态跟踪 —— 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4 瞄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打造未来新增长引擎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自被提出以来,多次在重要会议和重点场合被提及。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2024年3月5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新质生产力”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并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具体工作规划包括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商业航天加速发展,“星辰大海”触手可及 中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航天产业是只有“国家队”才有能力去做的,而今商业航天的起步发展证明了“民间”力量参与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卫星、火箭、发射场构成了商业航天的硬件基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在建设中,中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火箭制造和卫星制造;中游包含了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下游则主要是卫星的运营和服务,下游应用一般可以分为导航、通信和遥感应用,除此以外还有载人航天、太空探索和航天教育等新兴应用。 图1:商业航天产业链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东方证券研究所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2015-2021年CAGR高达22.3%。2022年全球航天市场规模为3840亿美元,同比下降0.52%,2017-2022年CAGR为2%。在政策和资本等多方加持下,2015-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高于全球增速。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3万亿元。 国防军工行业动态跟踪 —— 聚焦新质生产力,把握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机会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5 国内星座计划拉动卫星发射需求,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进入加速阶段。低轨小卫星的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廉,传输延时更短、路径损耗更小,多个卫星组成的星座可以覆盖全球,频率复用更有效。各国已开启低轨卫星竞赛,近年来中国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也相继启动,且发展后势强劲。根据《中国经营报》,目前中国合计规划卫星数量2.6万颗,有望带动卫星发射需求大幅上升。“国家队”或已无法满足发射需求,商业航天迎来发展新契机。 火箭制造是商业航天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载火箭朝着大运力、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从商业航天产业链来看,我国商业火箭企业主要为非上市公司,包括中科宇航、蓝箭航天、星河动力、星际荣耀、东方空间、深蓝航天和翎客航天等。一般来说,火箭运力越大,单位发射成本越低。以美国的Space X公司为例,猎鹰9号的单位发射成本为2700美元/kg,预计星舰将下降到60美元/kg,可见随着火箭运力的提高,单位发射成本大幅下降。此外,通过回收火箭也能大幅降低成本,同时还能明显降低火箭产能需求。以Space X的猎鹰9号火箭为例,全新的火箭成本为5000万美元,而在回收了一级和整流罩后的复用火箭成本仅为1500万美元,成本下降70%。以猎鹰9号为代表采用的垂直返回方式是火箭回收的主流技术路线,也是目前公认商业价值最高的回收方式,国内火箭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火箭回收技术,翎客航天、深蓝航天和蓝箭航天等企业都取得了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