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商产业研究院]:【产业图谱】2022年安顺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产业图谱】2022年安顺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信息技术2022-02-09中商产业研究院机构上传
【产业图谱】2022年安顺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产业图谱】2022年安顺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2-02-09 11:35一、安顺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一)开发区布局:七大开发区协同发展根据 2021年12月安顺市商务局《安顺市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件显示,安顺市共有七个开发区(工业园区)包括:西秀经济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普定经济开发区、紫云产业园区、镇宁产业园区、关岭产业园区。各开发区结合各自特点确定发展方向,主攻1个首位产业,培育2至3个潜力产业,走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道路,聚焦首位产业,制定产业链图,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开发区,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各开发区及其首位产业分布情况如下:图表1:各开发区以及首位产业分布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产业布局体系:“九+八+十”布局体系根据《2021年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安顺市产业布局总体上有九大农业主导产业:蔬菜、茶、食用菌、辣椒、金刺梨、中药材、水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特色轻工业、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清洁高效电力、基础能源、基础材料、现代化;服务业方面贯彻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图表2:三大产业布局体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安顺市产业发展现状:(一)三大产业蓬勃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安顺市三大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截止2020年底,三大产业取得的发展成果如下:图表3:三大产业发展现状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2021年安顺市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78.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1.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328.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559.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安顺市2016-2021年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占比情况如下:资料来源:安顺市政府、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安顺市政府、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安顺市产业发展规划预览:根据《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规划,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GDP达1700亿元左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增长潜力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一产、二产、三产年均增长7%左右、11%左右、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左右,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到30%以上。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左右。到2025年产业增加值和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如下: 图表6:到2025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及其结构变化资料来源:安顺市政府、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一)推进“一线三区”农村产业革命:以公路铁路沿线、40个农业园区、124个农业坝区、风景旅游区“一线三区”为主战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蔬菜、茶、食用菌、辣椒、金刺梨、中药材、水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九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及韭黄、肉兔、蜂糖李、小黄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快形成“全市一盘棋、一县一主业、一乡一样板、一村一平台”产业格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图表7:各行政区农业重点项目分布情况 (二)围绕三大首位产业推进工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继续做强做优八大重点工业产业的基础上,突出打造以航空装备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生态食品民族医药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以高效清洁电力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三个首位产业。到2025年,全市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均达到90%左右,达到1900亿元左右。初步建成800亿级开发区1个(西秀经济开发区)、500亿级开发区1个(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300亿级开发区1个(安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0亿级开发区2个(普定经济开发区、镇宁产业园区)、50亿级开发区2个(关岭产业园区、紫云产业园区)。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图表8:各行政区工业重点项目分布情况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打造“安顺服务”新名片: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工业、农业、其他服务业、城镇化建设融合,擦亮康养旅游名片,唱响“康养福地·瀑乡安顺”品牌,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康养旅游目的地、贵州旅游集散地,深入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带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图表9:各行政区服务业重点项目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